海外华文教师工作总结
海外华文教师工作总结怎么写?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海外华文教师工作总结。
海外华文教师工作总结精选篇1
两周教学总结-04-10 19:30在chapman教中文两周了,第一次教小孩子,整体顺利,小状况不断,写文总结。
一、学生情况总共三个班,每个班每周上两次课,每次半个小时,属于after school的课程。孩子的年龄从7岁到11岁不等,总共50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的孩子母语非英语,来自墨西哥或是缅甸及周边国家,在校还需上英语课。考虑到学生的母语情况,我与校方商量后决定,在该校一年级学生中暂不开设中文课,二年级为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该校的生源多来自于低收入家庭,之前从未开设过中文课,即使有华裔学生也完全不会说中文,所有的学生均为零起点。
二、教材完全没有教材~~来奇科之前,我从国内带了一本零起点学生适用的教材,但是听了几堂课后,发现该教材完全不适合刚接触汉语的小孩子,于是果断放弃了。之前在另一所学校任教的志愿者给我们看了一些她上课的内容,在与同一批的几位志愿者充分讨论后,大家都决定结合自己任教学校的学生特点,自己编写“讲义”。
三、时间教学时间是我跟校方进行多次沟通后共同决定的。本来我以为半个小时根本不足以上一堂完整的课,所以最开始建议的是45分钟。但是在观摩了该校的几堂常规课后,还是决定保守一些,加上前任志愿者的建议,最终定为30分钟。
四、教学内容我的上课内容分为语言教学和文化介绍。一般语言教学在前,文化介绍在后,因为大约15到20分钟后,小孩子就容易疲倦,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也大不如前,需要一点新奇的东西刺激一下,咳咳。这两个星期的语言教学内容主要为“打招呼”,附加个别日常用语。第一个星期的文化内容为“认识中国”,第二个星期给学生起了中文名字。
五、实际观察在实际教学中,以上判断基本正确。半语言半文化的总体课堂气氛还不错。高年级班学习效率较高,两周后基本可以掌握所学七个生词的读法并进行简单对话,可以尝试拼读自己的中文名字,能够认读部分汉字。三四年级两周后基本可以掌握所学生词的读法并进行简单对话,自主拼读略有困难,汉字认读不如高年级。二年级学生,学习进度明显落后于其他两个班。表现在容易遗忘所学内容,需要反复复习巩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两周后刚刚学完七个生词,还未练习巩固。主要出现的问题在于,二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几乎是从第二堂课开始就开始管理困难,小孩子经常会打断你告状,不配合练习,无故大笑,说话等等。第三堂课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因此第四堂课课前,直接很严肃的强调了课堂纪律,有破坏者“罚”无赦(也就是不给当堂课的奖励啦),结果明显好转。同样的练习方式对不同年级的效果不一样,这点还要研究,有时和学生来上课之前状态有关。六、我的笔记1.对第一次接触汉语的小学生,不推荐第一堂课从拼音开始。小孩子模仿能力强,不教拼音他们也能跟读得很好。单独教拼音反而让其产生厌烦感,由于不能马上拿来用,读了几遍就不想读了。这里主要通过教生词的方式让学生自然习得拼音,唯一单独拿出来说的是声调,让学生体验了一下四个声调,告诉他们声调可以区分意义。其他声母韵母完全没教,打算等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词以后再拿出来说。2.不推荐第一堂课就起中文姓名,因为学生此时对中文还没有概念,老师对学生也不太了解,多认识一下再起比较好。我在第四节课给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起了中文名字,本意是给学生一个兴奋点,同时帮助我记忆学生的姓名。结果三四年级的学生表现得尤为兴奋,第二天路过学生餐厅的时候,被其他没有上中文课的学生围住,向我要中文名字,手忙脚乱0 03.在国外教汉语,文化介绍是绕不过去的,但是用英语介绍本国文化又是很头疼的,因为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很难全部准备到,特别是像我这种英语磕磕绊绊的,准备这部分内容时更为紧张。第一周介绍中国时,采用了小组竞争的积分答题形式。前两节课每节课提出三个跟中国有关的问题,涉及中国的位置,从中国坐飞机到美国的'时间,中国地图的形状等等,结果小组讨论很热烈。第二节课时当有小组平分时,更有学生提出要附加题,于是让他们“速画”熊猫,结果我对着几只奇形怪状的熊猫笑到岔气。4.没有文化活动的时候做什么?不可能每堂课都有文化活动,因为你还要复习,还要上新课,还要练习。这种时候需要千方百计涉及练习,恩,是有趣的联系。美国的学生可不喜欢一遍一遍的读和写,所以没节课要换花样,这是最头疼的。总体原则是要有挑战性和竞争性,最好能让学生动一动。我开始上课前,学校的老师就告诉我,美国学生是坐不住的,当他们在座位上不安分时,哪怕让学生起立然后坐下,都可以帮助你管理好课堂。同时必要时要给学生以成就感,要让学生觉得他经过练习可以做到。5.低年级的学生汉字后行,我尝试让他们认过汉字,结果效果不好。高年级可以慢慢渗透,先不要急着写,能够认就行。6.给奖励。自第一堂课告诉他们收集12个贴纸可以得到一个中国结后,所有的学生就开始了收集贴纸之旅,还要防着他们趁我不注意一次拿两个==小学的孩子很在乎这个。贴纸可以通过取得游戏胜利以及良好的课堂表现获得,贴纸不足时可以盖小印章。前两周总结完毕。继续摸索中。
海外华文教师工作总结精选篇2
五月的赤道阳光,依旧是那么灿烂。转眼间,在印尼的志愿者工作即将画上圆满的休止符。此时的我,心中感慨万千,却不知用怎样的词藻来形容,或是辛勤耕耘后收获的欣慰,或是与学生、老师、朋友们友好相处时产生的感动,亦或是离别在即时的留念与不舍。
一、油然而生的诚挚谢意
感谢中国国家汉办、我的母校海南师范大学给予我如此宝贵的机会,让我有幸成为赴印尼汉语教师志愿者。感谢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印尼教育部、印尼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对我在志愿者任职期间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我所在的学校喃吧哇国立高中一校的全体师生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感谢在印尼所有朋友们给予我的关照。
二、成为赴印尼汉语教师志愿者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
依然记得,5月底得知中国国家汉办会在母校海南师范大学选拔赴印尼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消息,我迫不及待地参加了报名。通过一轮轮的筛选(初试、培训、考试、面试),终于得知自己榜上有名,心里非常的激动和喜悦。
家人、朋友们为我感到高兴,但同时也给了我一些叮嘱,让我多多保重。也许多数人都受到印尼的负面消息的影响,一提到印尼,他们就会不自主地想到海啸、地震、排华事件等。其实这些我也早已知晓,但毕竟这些已成为历史。我已经明确了来印尼的使命是为印尼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的,这是光荣的使命。至于困难,相信人生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都会遇到,坚定的信念是克服困难的最好的法宝。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做好了克服的思想准备,那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赴印尼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决心。
三、感受千岛之国的风土人情
月1日凌晨1点左右,随着飞机缓缓降落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机场,我不由地在心中道出:“印尼,您好,我来了!”。
踏上这片热土,感受这个素有“千岛之国,赤道上的翡翠”之称的国度的独特魅力:热带气候的“热情”(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27℃,阳光热情似火)、建筑的别具风格、长年的葱茏佳木、瓜果的飘香可口(如:榴莲、木瓜、牛油果、蛇皮果、椰子等)、人民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如:伊斯兰教、佛教等)、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如:巴厘岛、多巴湖、婆罗浮屠塔等)。印尼是世界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华人的命运多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是,华人凭着智慧勤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印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这颗赤道上的翡翠增添了熠熠的光彩。
四、百味、多彩的教学工作和生活
1、学校概况
我在西加里曼丹省(以下简称“西加”)喃吧哇国立高中一校(sma negeri 1 mempawah)任教。学校属于穆斯林学校,一共有15个班。学校有两位当地的华语老师heriyanto,s.pd.和huang fakhun。校长是印尼人,但他会说一些英语,偶尔我会用英语同他交流。不过通知事情的时候,校长多数会让heriyanto,s.pd.老师和 huang fakhun老师当翻译。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对我都非常的热情和友好,他们时常会教我说一些印尼语,关心我在印尼的生活。
2、教学工作
(1)明确教学工作任务
学校为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开设了华语课,一共有9个班的学生学习华语。学校所用的教材是《华语》第一册和第二册。秉着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理念,自己主动要求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进行中国特色和文化教学,有效地利用中国国家汉办提供的汉语教学资源包以及自备的教学工具、教学资源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周仪式、教师例会、文艺汇演等。经常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沟通,交流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与同事、学生友好相处。
海外华文教师工作总结精选篇3
时光飞逝,推人向前。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四个月了,在这期间,有甜蜜,有痛苦,有兴奋,有失落,有成就感,也有挫败感。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
赤道上特有的植物,路两边头顶重物的行人,马路上跑的各式各样的汽车。就这样,我们很快到达了肯雅塔大学。
先从生活说起吧。由于住房紧张,头两个月我和李院长住在一所房子里。在国内的时候虽然也下厨房,但是顶多就是下面条,炒鸡蛋这类非常简单的饭菜。所以刚来到非洲我要先学习如何做出可口的饭菜,毕竟这里不像国内,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在这里想吃什么必须想办法自己做。就这样,我的学厨生涯开始了。李院长从如何买菜,备菜,炒菜给我做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渐渐地,我也能炒出可口的菜肴了。最重要的是我还从李院长那里学会了如何蒸馒头,山东人应该都知道:最为一个山东大汉,一天三顿米饭是什么感觉。自从能吃上馒头以来,生活美好了很多。我们每周出去集体购物一次,采购一周所需要的肉,菜,水等等。在这一天,我们既能体验到当地集市的别样风情,又能感受内罗毕作为非洲大都市的繁华,感觉非常美好。
再说说我们的团队。我们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队伍中中外方员工齐整,团结一致,为了学院的发展尽自己的能力去干工作。我一来就遇到了几个大型活动:本土员工培训,中秋诗会,孔子学院日,乒乓球比赛等等。这些活动的前期准备,现场布置装饰,活动当天的`协调组织都需要我们相互合作配合。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李院长总是身先士卒,带领我们干着干那。在李院长的感染下,我们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到最好,我们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回报:我们这几次大型活动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推广了中华语言文化,而且扩大了我们孔子学院在学校的影响力。团队中另外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精神。无论是谁在生活或者工作上遇到了麻烦,其他人都会不遗余力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们在这个大家庭中倍感温暖。
最后说说自己的一些个人感想吧。说实话,刚来的几个周确实想家,也有不适应的情绪。但是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就这样,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渐渐地适应了这边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我会观察非洲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会因树上开的美丽鲜艳的花朵而驻足,会因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而感叹。
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在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这个大家庭里,我会越来越顺利,为祖国的汉语和文化推广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海外华文教师工作总结精选篇4
学生绝大部分是印尼人,华人学生很少。学生性格开朗,为人友好,艺术细胞很活跃,能歌善舞,表现欲较强。但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还比较缺乏,很少有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上课讲解知识点时,有些学生纪律观念不强,需要老师反复重复、不断督促,学生才会下意识地把知识记住。学生在发音、语调、汉字书写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说,他们经常把声母“q”和“j”混淆(把“qù”读成“jù”),声调“阴平”和“阳平”分不清,书写汉字容易出现笔顺、笔画错误(写出来的汉字老是缺胳膊少腿的)等等。尽管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但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身为志愿者老师更有义务挑战问题,有信心化阻力为动力,寻求更好的方法来教导学生。
②.用恰当的教学步骤
首先,课前精心备课:仔细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和重难点、准备教具(图片、影像等);课上认真、耐心讲课,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调动课堂气氛,如:通过小组间竞赛、接龙游戏、看图识字等等方式,通过合理布置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试卷等,与学生形成朋友关系,经常同他们交流和沟通,跟他们聊聊有趣的事情、关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等等。一开始,他们要听懂可能觉得有点难,因为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我的印尼语水平也如此,但时间长了,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产生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同时学生也可以教会我一些印尼语,不但做到了教学相长,同时也能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
③喜获教学成果
在任职期间,通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目前我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发音、语调、汉字书写有了一定的进步,能够运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日常的会话,如:见面问好、询问家庭情况的、介绍自己和家人等等。学生很喜欢学习唱中文歌曲,时不时能听见他们哼起中文歌,如:北京欢迎你、茉莉花、朋友等。关于中国文化,他们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等。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去年12月份由西加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和坤甸汉考委员会组织执行的中国国家汉办初级测试中,我的一些学生取得了的成绩(100分、80多分等)。通过前期我对学生的选拔以及对他们开展的汉语演讲技能培训工作,在今年3月由西加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主办的西加省高中生华语演讲比赛中,我的三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初赛,分别以第二名、第四名、第五名进入决赛,在决赛中一位学生获得第五名(优秀奖第二名)。尽管只有一位学生拿到了奖项,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拿奖的两位学生失败了。在此之前他们从未参加过这样的演讲比赛,为了这次比赛他们也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他们从参加我为他们开展的汉语演讲技能培训到这次的华语演讲比赛,他们的汉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积累了演讲的经验,增长了演讲的技能,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超越了自己,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我为我的学生们感到欣慰,这也激励着身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我更好地完成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3.生活的方面
终于能够深切体会到:凡事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得到答案。来到印尼之后,生活的在小城喃吧哇,我并没有遇到到传说中的排华和不安全因素。在喃吧哇,虽然物质生活的条件上存在一些困难,但对于我来说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努力克服的。学校安排我住在一个补习班的二楼,有补习班的一位女华语老师跟我做邻居。两个人生活的上有个照应,而且还能用汉语交流,让我觉得很踏实。值得欣慰的是喃吧哇人民都比较淳朴、友好。在喃吧哇的日常的生活的中,出行去学校或是购物,我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我接触的华人比较多,比如我通常会去华人开的店买日用品、吃的之类的东西。虽然他们多数讲客家话和潮州话,不过他们基本能讲一些汉语,所以跟他们交流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去他们的店购物次数多了,大家渐渐地熟悉起来。每次去购物的时候,都会跟他们聊聊天,他们向我介绍自己去中国旅游的经历,还请我向他们介绍一些中国文化,同时他们会时常问候我在印尼生活的得习不习惯,让我心里觉得很温暖。
谈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陈老师,因为她让我非常的感动。她也是一位为西加华文教育事业兢兢业业、默默付出的工作者,非常感谢她对我的关怀和照顾。她经常给我打电话问候生活的起居和工作情况的,还会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看我,给我带些吃的和用的东西,每逢过节都会接我去她家共渡。元旦假期期间,在陈老师的安排下,我和坤甸的一位志愿者老师一起去旅游了,领略了婆罗浮屠塔的壮观、梭罗河的美丽、苏丹王宫的精致等等。路过雅加达的时候,赶上了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为志愿者举办的迎新年聚会,我们在一起聚餐、唱歌、聊天、看迎新年晚会,气氛好不热闹,在欢声笑语中我们迎来了新年的钟声。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国了就知道爱国了”,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为我们的祖国、亲人、朋友送上了美好的祝福。相信这次迎新年聚会是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因为这是我们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异国他乡共渡的新年。
回国的钟声即将敲响,与志愿者生活的有关的日子里,我在这个千岛之国的土地上奉献着、学习着、生活的着、感受着、成长着,这将是我人生中难忘的记忆和无价的财富。“文化的使者、友谊的使者、爱的使者”是大家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赴印尼汉语教师志愿者感到自豪。由衷地祝福印尼的华文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留念在别离时,轻轻地挥手告别:“再见,印尼!”。
海外华文教师工作总结精选篇5
在本月个人所承担的Level 4﹑Queen Elizabeth High School和Dovercourt School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增强了对学生指导和训练的针对性,并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如:
在Level 4的教学中,针对Jesse普通话语调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增加专题性对话和朗读精选的唐诗等方式对其进行了持续的针对性训练,以帮助其提高对语调的辨识度。
在Queen Elizabeth High School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了毛笔书法练习等活动,既有利于避免反复抄写汉字的机械性练习,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可以帮助他们通过汉字﹑书法的切身体验,增加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直观感受和更多了解。
在Dovercourt School家长学校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充分注意了学生自身的身份特点:他们既是终日忙于上班工作或照顾家庭的社会人,又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学生家长,他们报名参加汉语班,大多主要是因为其子女在中英双语学校就读,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一下汉语课程,以方便了解孩子的情况﹑加强跟孩子的沟通﹑为孩子学汉语率先垂范或有利于辅导孩子功课。因此,在教学中,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学习内容,注意了对学习内容实用性﹑互动性﹑趣味性﹑激励性和难易程度的把握,以期帮助这些零起点的家长们初步了解和尽快掌握一些较为基础性﹑实用性的汉语和相关中国文化背景,如通过拼音版中国地图来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和操练等。
2.英语谚语有:“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于一人)”《论语》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杜甫讲:“转益多师是汝师。”钱钟书先生也说:“转益多师无别语,心胸万古拓须开。”
爱城孔院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或才艺特色,因此在教学和其他工作中,我应该始终注意认真向他们学习。同时,也要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团队之中,努力发挥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力量。如在与任老师一起承担Queen Elizabeth High School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基本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经过了彼此的知识共享和智慧共享--每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等,基本都经过了我们共同进行的细致分析﹑深入探讨和认真准备,因而保证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3.“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我将始终坚持以此为自我要求和自我激励,准确定位自我,继续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努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和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