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总结

| 晓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提升自我修养。那么你知道早期阅读的意义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总结,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最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总结

最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总结篇1

作为一名教师,从书本中吸取知识是再正常不过了。但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幼教,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能去“读书”了。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变得方便,但同样,生活的节奏也变的更快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很少再有机会去接触书本,甚至是电子书籍。

而在这次的阅读活动中,我们意外的得到了参与阅读的要求。尽管很意外,但是对我来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充电机会。对于这次的阅读,我选择了基本与幼儿相关的书籍以及一些童话。这些都能给我的工作带来帮助。以下,是我读书的心得体会:

一、对幼儿知识书籍的感受

这次的阅读,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尤其是这些幼教知识书籍,这些书籍记载的都是一些篇幅较短的实用知识经验,我每次都是趁着幼儿午睡或者自己休息的空闲时间来阅读。

尽管只是利用零碎的时间来看书,但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帮助可不小。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中,有不少都是非常实用性非常强的经验!我们老师之间常常互相交流,但是却渐渐的沿用了一套在学校中教导的方法。但是通过阅读,我学习到了不少更为出色的小技巧。这些不仅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式,更让我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想出了不少的好点子!大大的丰富了我的教学。

此外,我也学习到了不少的幼儿知识,并且认识到了我们平常一些习惯中的错误,我不仅仅自己吸收了这些经验,并且还和老师们交流,经验,将自己的收获交流了出去,让读书的效益更大化!

二、对童话阅读的体会

选择了童话,本身是为了让我能更多的掌握也些教学材料,也能成为一些实用的比喻。但是,通过童话的阅读,我发现受益的不仅仅是幼儿,看着这些童话中的美好故事,我自己也深受其感染,在教学中要和更能理解幼儿们的行为习惯,并且能更好的去引导他们。

童话并不仅仅是安抚孩子们的故事,它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帮助。

三、心得感受

此次的阅读,不仅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是让我更加的热爱这份工作。同时,我也在阅读中认识到,自己如今的知识并不足以完成教学,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不断的累积,不断的丰富自己!为此,我会好好的保留这个阅读的好习惯,在今后的也不断的提升自己!

最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总结篇2

假期中心又为每位教师准备了一本书籍,我拿到手的书名叫《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书到手后随手一翻,蛮厚的一本书,理论多多。虽没阅读兴趣,但内心鼓励自己试着读一读。读前先仔细了解了一下三位作者。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幼儿教育专业教授。他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关于儿童游戏、幼儿教育机构和家庭的教育作用。

美国亚力桑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专业教授。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涉及儿童教育和幼儿读写能力发展。

幼儿户外游戏专家、教授。他曾在危地马拉和巴西研究儿童游戏,目前任教于科罗拉多红石社区学院及凤凰城科罗拉多校区,并担任“开端计划”顾问。

《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一书提及三个重要的观点:

(1)幼儿时期的高质量游戏将在日后对儿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游戏是一种表达个体品味和兴趣的方式,也使个人获得独特个性。

(3)游戏是一种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手段,也是获得自我社会意识和成为群体一员的手段。

在书中提出了四个主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游戏”。第一章讨论了游戏观和游戏理论,以及当前与游戏相关的诸多问题,第二章探讨了主要的游戏理论。

第二个问题是,“游戏有什么好处”。第三章描述了游戏是如何随儿童的成长而在运动活动、客体使用、符号象征和社会互动等各个方面逐渐发展的。第四章说明了游戏类型会受到儿童性别、个性、环境和其他状况的影响。第五章讨论了游戏在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三个问题是,“游戏如何受到不同情境的影响”。第六章讨论了游戏与环境和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四个问题是,“什么是好的游戏,如何能让游戏变得更好”。第七章至第十章着重讨论如何在幼儿机构、学校和非学校的环境中丰富室内外游戏。一系列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为教师对游戏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使我们更明确幼儿游戏教育研究和实施的落脚点及归宿。

我想:教育是以幼儿发展为目的的,而幼儿游戏的过程,展现的是幼儿的内心世界,虽说我们很难最准确地知道幼儿的内心世界,但我们却能不断地走近一些,从儿童的角度看待游戏,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理解儿童在自己游戏中的体验,促孩子们各方面得到发展!

最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总结篇3

尽管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引导、教育、反复训练巩固,滴水穿石是习惯行成的关键。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注重阅读方法指导,重视阅读兴趣培养,就一定会让孩子们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1、重视阅读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离不开课内的指导的,我开展了评比与展示阅读笔记;展评手抄报;讲评优秀作文;讲故事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表现,带来了他人的赞许,由此就可能产生主动阅读的动力。

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读书的方法主要来自课内,来自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老师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钥匙”,因为它几乎包含了小学阶段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揣摩、总结,在阅读课外书时自觉地运用,也就是“得法于课内,得道于课外”。首先,要求学生读书时要注意力集中,边读边想,遇到生字生词能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其次,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勤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书中圈圈点点,摘录好词句及精彩的片断。还要向学生介绍读书的顺序,拿到一本书应该先看什么,后看什么,那些精读,那些略读等等。

3、榜样促进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让一些阅读好的学生像老师一样带领学生阅读,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继而,我又由朗读示范,讲自己的读书故事到学生朗读示范,学生讲自己的读书故事等。将学生的阅读兴趣继续提高,并将阅读需要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永久地保留下来。在这一榜样示范中,我还穿插了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辅助阅读,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同时引导怎样爱书、护书,注意阅读卫生等。

4、让习惯在活动中巩固。

良好的习惯养成有其反复性,学生阅读习惯形成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根据这一心理特点,需加强外在刺激,及时强化等方法,使学生的阅读倾向自动化。

(1)童话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了解认识童话作家,感受童话作品的体裁特点,并组织学生试着编写童话故事,选择童话作品排演童话剧。

(2)经典诗文阅读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的诗、词、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组织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创演古诗情境剧,古诗文朗诵等。

丰富多彩的评比、展示、激励活动,让已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向更高效的阅读推进,让正在形成阅读习惯的学生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得阅读快乐,从而形成稳定的良好阅读习惯。

最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总结篇4

关注幼儿早期阅读。《纲要》明确的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并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早期阅读作为听、说、读、写等诸环节的重头戏,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突出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良好习惯的增强。

一、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早期阅读环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还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幼儿园与家长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阅读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加强早期阅读训练,培养早期阅读能力。

第一,要尽力营造一个处处能够见到汉字与实物紧密结合的“硬”环境。校门、花坛、运动场、教室、桌椅、玩具等凡是能与汉字结合的实物上都尽可能地与汉字挂钩,让孩子们见物的同时就能见到与之对应的汉字。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图象、声音、语义、符号自动地整合到一起,从而逐步实现对汉字的认识。

第二,要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营造汉字教育的“软”环境。例如,我们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入“标志”,在小柜子上、墙饰上都可以写上每个人的“标志”。孩子在与教师、小朋友的交往中,“标志”上的汉字自然就记住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人与人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汉字教育。

另外,在区域活动中,还可以精心设计“我爱读书”“小不点演讲台”等活动区域,以开放的形式、空间,时时吸引着幼儿。将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角里,与同伴交流,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由于图书角就在孩子身边,孩子可以在晨间活动、区域活动及游戏活动时随时翻阅。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就象他们需要水和食物那样自然,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

二、为幼儿阅读提供丰富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前阶段,幼儿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幼儿感兴趣的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片,意义突出且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 例如:刚进园的孩子看书时往往出现这种现象:一下子翻到中间,又一下子翻到前面,看了些什么却不知道。常此以往,他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应该挑选短小、有情趣、画面色彩鲜艳的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失时机的介绍图书,有意识的让他们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续画面构成的,画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张一张仔细翻看另外,为了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巧妙的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阅读材料,把儿歌式和故事式的阅读材料轮流出现,使幼儿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获得不同的语言体验,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幼儿是好动、好模仿的,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就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活动后,再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了表演游戏,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都有快乐的兴趣。

最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总结篇5

早期阅读是一种准备性阅读,它区别于成人独立进行的读书、看报等普通意义上的阅读。它是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幼儿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幼儿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促进幼儿自主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这需要我们对孩子的阅读活动进行有效、合理、积极的开展。以下是我就早期阅读中兴趣培养、技能发展等方面,在班中尝试的一些指导策略。

一、通过多种材料的提供,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多材料的提供体现在:阅读材料既满足幼儿的兴趣,又满足幼儿的发展,保证幼儿拥有多方面的知识经验。

(一)在阅览室的自由阅读中观察幼儿的兴趣表现,归纳出受幼儿喜爱的书籍类别。

阅览室里的阅读活动是最受幼儿喜爱的,因为阅览室里拥有广泛的幼儿图书,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尽情地选择。我抓住这些机会,观察每次每位幼儿的择书情况,并且把幼儿选择的书籍类别记录下来。经过三次观察记录,在整理中发现,进入大班后,男女孩的兴趣表现明显不同:男孩子喜欢“葫芦娃”、“战神金刚”、“奥特曼”等内容稍显阳刚的书籍;而女孩子则喜欢“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内容柔美的童话故事的书籍。找到幼儿对书籍的兴趣表现后,我到资料室借来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并且把他们添置在班级阅读区中。慢慢的,阅读区里人变多了、也变安静了,原来总有幼儿跑进跑出,持续阅读的时间不长,现在凡是进入阅读区的孩子都能够较长时间地阅读了,有的甚至还两两合作,边看边轻声交流。这样的改变,关键在于阅读区中有了孩子们喜爱的书籍,“阅读”这一活动也成为了在幼儿兴趣牵引下而自发产生的一种活动。

(二)在活动区中适时适当地投放其他类别的书籍,观察幼儿的兴趣表现。

全然由幼儿来选择书籍类别的话,往往会形成阅读材料内容狭隘,导致幼儿知识面不广等情况。像我班男孩子,他们比较喜欢看打闹场面较多的“战神金刚”、“奥特曼”等书籍,因此导致了孩子们无意识伤人行为的增多。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适当为幼儿选择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逐步改变他们对书籍类别的兴趣。我采用的是将选择的书籍在幼儿玩活动区时投放的方法。在《大家来做小问好》这个主题中,幼儿对于“宇宙”、“天文”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此类的“为什么”也特别多。我发现后,从资料室借来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当幼儿玩活动区时将“天文地理类”的一本替代了“奥特曼”,看书时,孩子们没有想“奥特曼”哪里去了,因为兴趣都被《十万个为什么》吸引住了。通过这样不断地替代、丰富,孩子们的阅读内容一定会逐步广泛。当然,我们在帮助幼儿筛选阅读材料,或者更替阅读材料时,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前提之下。

二、通过多种途径的观察,了解幼儿目前的阅读水平。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幼儿已有的阅读能力及水平,才能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更具有针对性。

如一次阅览室阅读中发现:到处走动的现象很多,问明原因是为了去找喜欢的书。于是,我就跟踪观察了其中一位名叫婷婷的小朋友,她首先找了一本《一千零一夜》,然后坐到座位上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最后就起立又去找其他的书,如是重复了很多遍,直到阅览室活动结束。不断重复找书的原因是幼儿在选择了某一本书后没有仔细阅读,或者说只“阅”不“读”,这样“看”一本书的时间当然很短,看完后也当然得再次选择图书。但久而久之,幼儿的阅读能力不会有提高,因此,根据幼儿阅读习惯的这一现状,我在每次集体阅读、自由阅读,或者个别在阅读时都会不断鼓励幼儿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说出来,通过从“阅”到“读”的过程,幼儿完整阅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就会变长,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的习惯及能力。

又如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当幼儿到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阅读结果时,很多幼儿往往都只有几句很简短的话,他们的阅读就是说出图片的中心思想。在发现这一现象后,我经常利用提问“你觉得图片上的小动物会怎么想怎么说的?”鼓励幼儿说出主人翁的心理活动;以提问“这是哪里?你怎么看出来的?”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背景。通过看图讲述、集体阅读、活动区等活动时间的不断强调,目前幼儿讲述时的语言变得丰富且生动了。

三、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提高阅读技能。

目前,我任教的年龄段是大班,语言活动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故事、散文诗等。在组织的过程中,我在增强孩子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也就是合理利用多种感官的刺激,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情感真。

所谓的多种感官其实就是视觉和听觉,关键在于这两种感官要同时刺激孩子的神经,使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作品本身所表现的情感相碰撞,从而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桃树下的小白兔》讲述了小白兔以桃花瓣为礼物赠送给各个好朋友,好朋友们把桃花瓣当成了各种有用的礼物的故事,故事中体现了同伴间相互关心和受关心者也能回以感谢的美好情感。它有着优美的语言、真切的情感,同时还不乏一定趣味性,非常适合幼儿的欣赏与感受。

为了让幼儿的视觉、听觉同时受到刺激,我首先选择了一幅漂亮的像在下桃花瓣雨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用以刺激幼儿的视觉,其次再为故事选择了一段优美抒情的钢琴曲作为故事录音的衬托音乐,用以刺激幼儿的听觉。孩子们看着美丽的图片,听着在抒情的钢琴曲衬托下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录音,脸上洋溢着微笑,甚至有的小朋友在听到有趣的地方时还控制不住,笑出了声呢!真像是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成了作品中的角色之一。

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当老师提问到“你喜欢故事吗?最喜欢什么?”时,孩子们的回答都能从作品本身出发,回答的同时就像是在复述作品各段落,这也达成了学习作品中优美词句的目标,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我想,为什么孩子们会很顺利地复述作品内容,很大原因是在于孩子们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只有当作品中的情感与幼儿的情感体会相共鸣时,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含义,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加速两者之间的共鸣,久而久之,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倾听与表达的技能也不断增强,同时,阅读的技能也将随之不断发展与提高。

四、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帮助幼儿拥有更多表达的机会,体验阅读的乐趣。

所谓多种形式的展示就是让幼儿拥有更多展示自己阅读结果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的平台。

阅读活动后的“宝贝在线”是我们班常用的一种展示阅读结果的手段。教师利用洗衣机纸箱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电视机”,利用录音机、话筒等真实的广播用具,让幼儿在“电视屏幕”上讲述自己的阅读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原本不善表达的幼儿都能主动要求“上电视”,这一动力无形之中激起了幼儿的自主阅读及认真阅读,因为想要“上电视”就一定要说出自己阅读到的内容。这一方式将阅读融入到了游戏中去,使幼儿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

又如饭后及离园前“谁的故事最好听”栏目,幼儿在相互倾听与比较的过程中使讲述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为今后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在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中,教师与幼儿是共同成长的。教师在探究和解决阅读活动所出现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中,要不断加深对教育理念的认识与理解,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使在幼儿早期阅读中的指导更科学更合理。

13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