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

| 滔祥

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怎么做?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

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

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精选篇1

化疗药物一旦外渗,主要的应急预案就是即刻做局部的封闭,局部的封闭包括普鲁卡因进行局部注射,或者地塞米松进行局部注射,以减轻药物外渗以后对血管、肌肉造成坏死性损伤。同时局部用冰敷也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外渗以后,对局部软组织或者血管引起损伤。

主要在化疗药物使用之前作好静脉置管,特别是做好PICC或者输液等,这些大的血管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外渗,从而导致血管和肌肉损伤的可能。同时在化疗药物使用的时候可以配合使用地塞米松,也有助于减轻化疗药物外渗所导致的血管损害。

据报道化疗药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外渗的发生率为0。 1 %~6 % ,轻者为轻度红斑、局部不适或疼痛,重者组织坏死、皮肤溃疡以及深部结构如肌健和关节损伤。因此,总结和分析化疗药外渗的原因,对应用化疗药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教导和指导作用。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

分析化疗药外渗的原因可因护士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宣教指导欠认真、病人自身营养状况差以及意外情况造成。

作为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补救化疗药外渗、减轻病人痛苦的首要前提。发生化疗药外渗,首先要保护病人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确因工作疏忽,要敢于向主管医生和护士长如实反映情况,不失时机地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正确、积极地对症处理。杜绝逃避责任,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不可避免的发生化疗药外渗,护士一定要做到早发现、积极对症处理。一旦发现化疗药外渗,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先不要拔除穿刺针,用5 ml 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缓慢回抽,尽可能抽吸出刚渗出的药液,使渗出的药液量尽量减少,而后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护士长。

根据药物性质,采取渗出部位药物封闭治疗。如为泰素外渗应用甲基强的松龙50 mg、1 %普鲁卡因5 ml 封闭 ;如为氮芥、丝裂霉素、更生霉素外渗可采用等渗硫酸钠;如为长春新碱外渗可采用透明质酸酶 ;其他化疗药外渗可采用0.4 %普鲁卡因(2 %普鲁卡因1 ml 0。 9 %NS 4 ml 配制) 局部封闭,既可稀释外渗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起到止疼的作用。封闭液可根据需要配制 。

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精选篇2

曾经有护士曝出一张足以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化疗药物外渗导致患者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张力性大疱。实际上无论是化疗药物输注抑或是配置过程中都存在外渗、溢出这样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在保证患者输注安全的同时也要时时刻刻引以为戒,做好自身的职业防护。

市中医院化疗药物配置均在药学部静脉调配中心洁净区内完成。2月18日上午,药学部静配中心举行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演练。 9时许,演练护士在核对化疗药物拆除外包装时,一支化疗药物“卡铂注射液”安瓿突然“嘭”的一声破裂,药液外溢量达<5ml,黄静护士第一时间向护士长毛秋娟汇报情况,毛护士长当即宣布启动“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静配中心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演练拉开帷幕。随后黄静护士迅速打开“化疗药物外溢包”,穿戴防护用具后到达事发现场,有条不紊地将玻璃碎片放入利器盒中,用纱布吸附液体,用清洁剂清洗3遍后再用清水清洗3遍,最后将所有物品装入双层黄色医废物垃圾袋中统一处理。其余护士及药剂人员观摩了此次实景演练。

众所周知,化疗药物往往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无论是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还是接触化疗药物配置的操作人员,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并不能绝对避免意外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化疗药物外溢的防范及应急处理则显得极为重要。

本次学习演练整体效果良好,不仅帮助年轻医护人员掌握化疗药物外溢后的正确处理流程,更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的处理能力。

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精选篇3

据报道化疗药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外渗的发生率为0。 1 %~6 % ,轻者为轻度红斑、局部不适或疼痛,重者组织坏死、皮肤溃疡以及深部结构如肌健和关节损伤。因此,总结和分析化疗药外渗的原因,对应用化疗药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教导和指导作用。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

分析化疗药外渗的原因可因护士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宣教指导欠认真、病人自身营养状况差以及意外情况造成。

作为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补救化疗药外渗、减轻病人痛苦的首要前提。发生化疗药外渗,首先要保护病人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确因工作疏忽,要敢于向主管医生和护士长如实反映情况,不失时机地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正确、积极地对症处理。杜绝逃避责任,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不可避免的发生化疗药外渗,护士一定要做到早发现、积极对症处理。一旦发现化疗药外渗,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先不要拔除穿刺针,用5 ml 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缓慢回抽,尽可能抽吸出刚渗出的药液,使渗出的药液量尽量减少,而后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护士长。

根据药物性质,采取渗出部位药物封闭治疗。如为泰素外渗应用甲基强的松龙50 mg、1 %普鲁卡因5 ml 封闭 ;如为氮芥、丝裂霉素、更生霉素外渗可采用等渗硫酸钠;如为长春新碱外渗可采用透明质酸酶 ;其他化疗药外渗可采用0.4 %普鲁卡因(2 %普鲁卡因1 ml 0。 9 %NS 4 ml 配制) 局部封闭,既可稀释外渗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起到止疼的作用。封闭液可根据需要配制 。

具体做法:先消毒外渗区域,将配好的溶液沿外渗边缘的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但要注意一个穿刺点注射完毕后将针头拔出至皮下,于皮下变换方向再刺入局部组织内注射溶液,直至该穿刺点周围都注射过溶液为止,拔除针头,再更换位置重新刺入针头,同法注射。目的是减少穿刺点,避免局部肿胀皮肤、渗出液多,造成感染。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深浅最好在渗漏区底部,不可过浅,注射前抽回血。

除铂类化疗药,如乐沙定禁止局部冷敷外,其余化疗药外渗可给予局部冰块冷敷12~24 h ,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外渗,使某些药物局部破坏作用被灭活 。但局部用冷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红班、苍白及病人主诉疼痛加剧等表现,防止用冷不当发生冻伤。

外渗部位药物治疗。可外涂金黄膏、六神丸及蜂蜜 ;也可外涂喜疗妥,早晚各1 次,24 h 后每次涂喜疗妥前配合温水局部轻擦拭,视局部皮肤而定,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精选篇4

化疗药物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周围组织和血管内膜有一定的损伤。如果化疗药物外渗,临床上必须及时治疗。对于已经发生的外渗,应当及时停止治疗,并且应当使用针道的原始位置来最小化药物对周围环境的损害。主要考虑的是药物的使用,有些药物毒性相对较强,如表柔比星和丝裂霉素,必须稀释后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同时,可以考虑止痛药和减少药物吸收的药物,包括缓解局部刺激的相应药物。

如患者的皮肤或衣物与化疗药物有直接接触,应先用肥皂和水及时清洗被污染的部位。对于外渗性药物,在使用前应先了解其对人体的毒性。需穿戴防护服装,两副或更多的消毒手套和面罩。必须先洗手再戴手套。药品穿过手套的渗透率可能随时间而增加,在使用过程中或手套受损时,每小时都必须更换一次。

静脉输注时不允许药物渗入血管,这是药物外渗的临床护理要点。我要检查并观察病人。出现滴漏时,应立即停止滴漏,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一,冷敷或保暖。冷敷可用于抑制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此法对阿霉素有效。24-48小时内应使用,但长春碱及血管收缩药应用时应注意保暖及热敷。

化疗药物外溢应急预案精选篇5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如下:

第一、在化疗药物手术之前需要选择一个比较大的血管,以保证化疗药物能够在血管当中顺利的输注。

第二、一旦发生外渗需要立刻局部做封闭处理,如使用利多卡因或者地塞米松。

第三、在化疗药物输注的前后需要使用地塞米松来减轻化疗药物的副反应。

第四、可以局部做冰敷、冷敷、湿敷或者硫酸镁局部敷注,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外渗对皮肤以及软组织或者肌肉的严重损伤。

第五、可以做局部的普鲁卡因封闭注射。

15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