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10篇

| 福萍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有哪些?在生活中,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体会,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10篇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1】

10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提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一带一路”的成果丰硕,前景广阔,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书写“一带一路”的“壮美画卷”。

从“独自行”到“携手进”,“为了人民”成为“壮美画卷”的永恒底色。携手同行,造福人民。“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一带一路”让中国智慧闪耀,今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闪耀着中国智慧。“一带一路”让梦想变成现实,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印尼迈入“高铁时代”,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等,让各国人民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一带一路”让人民未来可期,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各国人民和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项目落地”成为“壮美画卷”的最美支撑。共建项目,共创未来。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勾勒框架起笔,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民生等领域,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细细描摹运笔,从基础设施共建,到联合科技研发,从各领域经贸往来,到产业链持续升级,一个个“小而美”项目在共建国家相继落地。精心填色落笔,一座座“连心桥”、一道道“发展带”、一个个“繁荣港”,是共建“一带一路”带给世界的变化,也是项目落地的最终阐释。

从“封闭锁”到“五联通”,“互惠互利”成为“壮美画卷”的鲜明成色。互通互融,互惠互利。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内核的“五通”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精髓所在。10年来,政策沟通更加深入,广泛国际共识不断凝聚,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形成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政策合力。10年来,设施联通更通达,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10年来,贸易更畅通,经贸投资合作不断拓展,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新加坡的橄榄油陆续走上中国人的餐桌,互利共赢成果不断显现。10年来,资金融通日益多元,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10年来,民心相通更趋紧密,人文交流往来不断深入。各国“互惠互利”已成为“一带一路”壮美画卷的鲜明成色。

“一带一路”是理念、是智慧、是奋斗的路径,是未来、是幸福、是人民的选择。“一带一路”的“壮美画卷”已徐徐展开,更加美好的未来正等待我们去书写、去创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改,党员干部的决心永恒,中国人民的信心满怀,让我们携起手来,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书写“一带一路”的“壮美画卷”。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2】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主题,将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至此。

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十年间,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带一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结出累累硕果。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一带一路”架起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读懂“硬联通”,基石之上的大道共筑。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部分国家基建投资支出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深化合作的“薄弱环节”。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我国工程企业扬帆出海,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一批标志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成为内陆城市连接大西洋的经济动脉;飞架南北的佩列沙茨大桥,见证克罗地亚经济腾飞“高光时刻”……这些昔日存在于设想之中的“里程碑式”项目不断涌现,为共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福祉,不仅加速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流动,更为各国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注入新动力。

读懂“软联通”,合作之魂的共识凝聚。“一带一路”的成果不仅在于架起一座座“连心桥”、建成一个个“繁荣港”、铺就一条条“幸福路”,还在于共建国家在贸易合作、资金融通、气候变化、油气管道等领域形成共同的规则和标准。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规则标准在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协同发展、畅通投融资渠道、便利经贸往来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围绕规则标准的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标准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稳步拓展。我国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促进了多领域标准国际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双轮驱动区域经济逆风前行。

读懂“心联通”,友谊之桥的人文交融。如果将“硬联通”比作“筋骨”,“软联通”比作血脉,那么“心联通”则是“心泵”。共建国家人民的心意相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和关键,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注入澎湃动力。秉持“兼济天下”的情怀担当,中国农业专家组在布隆迪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造血式”帮扶为当地培养农技人才,造福一方百姓;秉持“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中埃考古学家携手五年,让卢克索孟图神庙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联合考古队也在学习借鉴中结下深厚友谊。300多个民生合作项目、1000余对友好城市、46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变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在一个个“实而惠”的民生工程中、一次次“多彩且包容”的文化交流中,共建国家人民的心意在潜移默化中彼此相通。

丝路迢迢,通达八方。十年的历程,我们看到“一带一路”运用“三重联通”的笔触绘制出恢宏长卷。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我们相信,这项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文明创举,定能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3】

通过学习了解,我对“一带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时代精神。

“一带一路”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相辅相成。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在思想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时刻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国家和国际的动态 在学习上我,认真学习每一科专业课课程和选修课程,取长补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课业,我还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不断开拓视野,为日后迈向工作岗位做准备。

在工作上,时刻都不忘本身的职责所在,认真完成领导老师安排的工作。

生活中,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尊敬师长,平时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与需要帮助的人。

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注意克服本身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以上是我近期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4】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中方将同各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今日,区域性合作平台的建设与推进既是自身发展需要,也是世界潮流所趋。

扎牢“固定锚”,坚持独立自主,敞开贸易大门。中国已从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要进一步实现机遇、风险和责任的高效配置,推进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深度交融,便需要进一步强化区域性经济贸易合作。然而,国际合作平台需在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话语权的基础上构筑完善,各国也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背景下加强对外开放,科学性地敞开国门,才可确保在经济有力发展的同时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不为强权势力所恶意要挟和利用,在深刻复杂的世界形势中站稳国家立场。

建好“桥头堡”,完善合作框架,力促精准对接。地理、气候和人文等方面资源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资方对项目投资建设的倾向。要让国际性经济交流切实取得成效,必须以多种举措将供需对接精细化,如通过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最大程度串联沿线国家优势面和需求面,实现资源互通,长短互补;通过加大合作项目谋划,在实现多方合作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巩固国家间沟通交流网络,有效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降低外贸门槛和政策隔阂,激发国与国间的民间交流主动性,提升经济要素流动活力。

组齐“大船团”,迎接机遇挑战,实现多方共赢。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领航者,中国正扬起红色大旗,扛起大国担当,在开拓这一条“伟大航线”的过程中不懈探索。4月21日,澳大利亚方面宣布撕毁中方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签订的“一带一路”备忘录和框架协议,这不仅招致了国际社会的不满声音,还使自身在多个重要领域的贸易产生巨大损失,实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证明,违背历史潮流的“单打独斗”绝非正确出路,唯有互尊互鉴、互帮互助,在世界大舞台上举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高唱凯歌,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踏实迈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5】

绘就“一带一路”宏伟蓝图,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幅幅合作画卷在蔚蓝星球徐徐铺开。互联互通的合作纽带一路飘扬过海,中拉合作提质升级,极大丰富了“一带一路”多边主义内涵。共建“一带一路”既为拉美国家自身发展提供巨大机遇,也充分彰显着中国不断开放、平等合作、实现共赢的大国担当。通过描绘共建“一带一路”新蓝图,打造一条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把中国和拉美两块富饶的土地更加紧密地联通起来,同拉美各国人民携手并进,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和有益参考,中拉关系迈入崭新时代,合作前景愈发光明可期。

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共话时代篇章

越是全面、客观、理性、坦诚地观察“一带一路”建设,越能感知到其中的历史逻辑和国际魅力,助力发掘共同发展潜力。近年来,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新气象,为各方带来新机遇,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正是有力论证。中阿双方坚持增进战略互信、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包容互鉴,准确把握历史大势,真诚回应人民呼声,齐心协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东地区走出一条全面振兴的新路。切实发扬丝路精神,不断适应新时代中阿关系发展,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新作为、开拓新局面,是实现中阿两大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建设中阿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标准答案”。

推进“一带一路”纵深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系列论述是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也是与时俱进的实践指南,实现了从完成总体布局的“大写意”阶段向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的跨越转变,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沿着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的基本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放绿色廉洁理念,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专题论述里,标注出了“一带一路”建设“干什么、怎么干”的关键词。只要世界各国凝聚共识、开放包容,精诚合作、互利共赢,相向而行、共克时艰,我们必将迎来路路相连、心心相印、美美与共的灿烂明天,共同写就中国与各方合力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史诗篇章。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6】

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落下帷幕。3天时间里,开幕式、高级别会议、领导人圆桌峰会、12场分论坛、企业家大会,达成六大类283项务实成果,签订了总额640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一系列政府间合作协议……高峰论坛丰硕成果,让与会嘉宾兴奋不已。他们一致认为,这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是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从历史深处走来,向远方无限延展,“一带一路”正连接起人类文明的大花园、构建起属于世界的繁荣路。文明互鉴、命运与共,如今我们迎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这次论坛筹备进程中和举办期间,各方达成了283项务实成果,签署了总额640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这些成果充分展示出共建“一带一路”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的魅力与影响力。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必将持续画好合作共赢的“点线面”,不断造福世界人民。

创造共同繁荣的“发力点”。在本届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再一次彰显我国对外开放的诚意与决心,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发力。在我国的大力倡导和积极付出下,我们正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繁荣之路、开放之路。这十年来,我国持续助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同沿线国家共建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为当地创造近30万个就业岗位。随着“一带一路”的走深走实,必将创造更多增长点、机遇点,让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联通美美与共的“风景线”。河海不择细流,则能就其深,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世界文明大花园之所以生机勃勃,离不开文明的百花齐放、交流互鉴。如今,“一带一路”传承历史悠久的丝路精神,用合作、包容架设起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的新时代“文明之路”。在这条大路上,我们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我们倡导“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我们绘就民心相通、梦想相连的画卷。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带一路”为不同文明提供了平等而广阔的平台,让合作更为畅达、让友谊愈发深厚,这条纵横万里的文明之路必将在文明的交流互鉴而多彩丰富,成为世界文明百花齐放的风景线。

延伸持久发展的“地平面”。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长久的事业,本届高峰论坛上丰富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理念,一致重申致力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丝绸之路正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共识,无论是开放、廉洁、绿色发展还是反对保护主义;无论是风清气正、环境友好还是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都让“一带一路”方向准、目标明,新时代丝绸之路正在中国以及各个参与国的携手努力下,延伸其更加宽广的发展“地平面”,绘就出愈发宽广的经济“增长面”,必将造福世界人民生活。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历史大潮,符合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承载着沿线各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如今,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绘就出更加精细的“工笔画”,必将引领沿线各国共绘造福世界的“点线面”。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7】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工笔”谱新篇

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机遇”分论坛,吸引各界关注。话成就、谈发展、寻机遇……与会嘉宾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蝶变,将愿景变为现实,期待与世界共同谱写新篇。

十年成就: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政府帮助约8亿人口摆脱贫困,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全球基础设施合伙人公司合伙人兼副主席、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表示,中国在医疗、教育等领域不断完善,说明“一带一路”倡议集中发展基础设施是具有可持续性的,也将给世界发展带来启示。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总裁雷纳特·别科图尔沃夫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渐起,“中间走廊”的货物运输量达到150万吨,为哈萨克斯坦打开了通向整个欧亚市场的便捷通道。“‘一带一路’将更多的愿景变成现实。”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规划、发展与特别项目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称,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和共享。阿赫桑·伊克巴尔举例称,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巴中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展迅速,不仅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短缺的问题,也为当地带去不少新理念、技术和投资。

“多年来,中国积极分享自身成功的发展理念、模式、道路和方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阿赫桑·伊克巴尔说。

未来前景:绿色、数字化成为关键词

雷纳特·别科图尔沃夫表示,数字贸易推动了贸易便利化。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能减少贸易成本和中间环节,降低贸易壁垒。面对数字经济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将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数字技术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展示自身产品的机会。

欧洲咨询联盟-安博思董事博吾乐表示,中国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很多国家和企业因此受益,未来可从搭建全球共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数据库入手,增进互联互通、合作交流,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8】

对于世界来说,古“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交流的纽带,而对于中国来说,“一带一路”则是中国战略发展下的大国复兴之路。它不仅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复兴,也代表着新的时代内涵和战略意义。这些战略意义囊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等等。而这些意义,综合来讲只有两点,一点是解决中国自身面临的问题;另一点则是逐步构建由中国主导的世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经济发展当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产能过剩。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又包括:环境问题、产业转型问题等。我们必须承认,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相当比例是由房地产带动,这就使得钢铁、水泥等工业原料企业发展迅速。随着这一行业的饱和,钢铁、水泥等出现了严重的过剩,有资料显示钢铁的毛利仅够买一只茶叶蛋。事实上,类似钢铁、水泥企业的其他制造业难以发展情况亦不在少数。大多数企业利润表处于亏损状态,却依然垂死挣扎,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呈现出胶着僵化状态。与此同时,外资制造业也开始逐步逃离北上广地带,向东南亚国家撤退。而中国也迫切将过剩产能转移到基础设不完善的中亚和东南亚地区,一方面开拓了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世界工厂”的位置也开始逐步转移。

其次,中国虽然进行了西部大开发,但是十多年下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西部基础设施依旧薄弱。对此,“一带一路”在推动西部建设的同时,也可以使得一些沿线国家也能从中获得建设收益。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占据世界首位,却并未将外汇发挥到应有作用。外汇除了兑换外,无法在国内使用,因此只有将它投到海外市场才能发挥外汇的真正价值。倘若不作投资,那么外汇将随时会面临贬值的风险,遇到外汇来源国进行汇率调整,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

“一带一路”在解决中国自身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自身战略考虑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显然要实现“中国梦”,仅靠口号无法满足,重要的还是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发展。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9】

一直以来,在谈到丝路合作时,旅游业充当着先导产业的角色,可以加强各层面的联系沟通,通过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开通航班航线、提高通关便利化,通过旅游国际合作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而带动各领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民心相通。

那么作为先导的丝路旅游本身又该如何发展呢?在刚刚结束的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上,这成为业界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注重沿线自然、文化资源的保护,主打丝路旅游文化牌、推进跨界发展,这些各有侧重的建议,为丝路旅游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发展思路。

思路,从丝绸之路兴起之初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00多年前,倘若没有一个走出国门看世界的思路,古人如何能够毅然突破山水阻隔,开通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畅通文化交流?

在今天“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更是如此。在谈到“一带一路”建设时,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中央党校亚太研究中心秘书长赵磊强调:有思路才有丝路,尤其是各地政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有所作为。具体到丝路旅游的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跨境联合推广、客源的聚集等都需要有相应的规划。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古老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年轻的路。古老在于,这条路上集聚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沉淀了千年的历史记忆;年轻在于,在“一带一路”提出之前的相当长时间内,都没有成熟、系列性的旅游产品,对于游客而言,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仍未揭开。

此次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上专家们所提供的发展建议,从宏观上为丝路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尊重历史、保护文化、共同开发。具体到各个地方,则需要有更具象的措施。以丝绸之路上的西安为例,西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地位显著,许多景点享誉世界,然而西安旅游业宣传推广的国际化程度较弱,而丝路旅游恰恰需要国际合作,客源互送。因此,就西安而言,发展丝路旅游不仅需要在宏观上注重保护文化资源,主打文化牌,更需要在具体操作中考虑自身的现实困境,有的放矢。而这也正是国内丝路沿线省份发展丝路旅游需要关注的重点。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心得和启示【篇10】

“丝绸之路”——说古老也年轻。古代的“丝绸之路”始于西汉,兴于唐代,历经2000多年。如今,它再度成为高频词汇,但明显具有了新的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其含义呢?

和平与发展是不变的历史主题

说起“丝绸之路”,无人不知。2000多年前,陆上丝绸之路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陆上通道。由其衍生的海上丝绸之路亦连接东南亚,通南亚,到阿拉伯,至东非,覆盖欧亚非三洲之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商旅驿客,无不在这条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在古代,这条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丝绸”往来的商贸之路,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今昔两条“丝绸之路”始终有一个最显著的共性——传承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情怀,也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从“雄鸡”到“和平鸽”的国土新奇观

众所周知,我国的版图如同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东方。当前,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全球思维模式下,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视角,它将让这片神奇的国土呈现一种新的视觉奇观。

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沿着“一带一路”的方向一直向西,以新疆为首,东北为“路翅”,南海为“海翅”,台湾及附近岛屿为尾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祖国如同展翅飞翔的“和平鸽”。这种“由鸡变鸽”的视觉形象转变,其背后是思维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一带一路”就是“和平鸽”翱翔的空间,“和平鸽”是“和合”精神与希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它既是“一带一路”的追求目标,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

强源固本的泵站-—“黄河几字湾”

“一带一路”必须依托我国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要强源固本。在讲座中特地强调了“黄河几字湾”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性。

“黄河几字湾”由黄河流经的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接壤地的21个市盟组成。这片区域不仅是我国同蒙古、俄罗斯、东北亚地区以及中亚和阿拉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也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如果这片“富矿”能够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集群,在这片区域内现有的10个国家战略区的基础上,制定国家的整体规划,进而驱动“一带一路”的发展,“黄河几字湾”所起到的泵站作用就会更加明显。

做好“六个协同”

“一带一路”的关键抓手是要把握好六个协同,即远近协同(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新旧协同(新旧“丝绸之路”)、东西协同(国内的东西部和国外的东西方)、陆海协同(“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内外协同(驱动国内外合作的双引擎)、软硬协同(中华软实力的建设与硬实力)。

此外,“一带一路”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置,丝路基金的开启,标志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将扮演一个新角色,由过去的“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这就需要中华民族凝心聚力,调动国内外中华儿女的积极性,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华力”的作用。“中华力”是由”六力合一”的多种力量构成,包括党的领导力,中华文明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以及国家软实力、由经济、科技和军事构成的硬实力、纵横捭阖的外交巧实力。这些力量最终必将汇集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中华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