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工作心得

| 新华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心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人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职业道德工作心得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职业道德工作心得,本文为你提供职业道德工作心得写作技巧和示例!

职业道德工作心得篇1

本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一爱岗敬业。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来干。一个不热爱自己的岗位,不热爱自己的职业的人,是不能在工作中干成一翻成就的。人的一生需要精神和物质,缺一不可。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其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整个人生也是残缺不全的。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关爱学生。我来到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是第二学期了。相比较普通学校,这里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爱心。“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纯洁无瑕的,就如同白纸一张,会变成什么色取决于社会各界的关心。聋哑残疾孩子天生与他人有差别,从而使他们变得孤僻、自卑等。如果没有好的教育与足够的关心,这些孩子很难健康的成长,包括身理和心理。特校的教师需要用更多的爱心教育感化这群特殊的孩子,让他们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树立自信心,建立完善的人格。

三教书育人。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所以说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人都不会做,何需谈做事。

四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问比他们人高,人家自然有向你学习的道理。学生年龄小,不具备分析事物好坏的能力,他们往往是学习时连同教师的行为习惯也一并学了去。教师的行为举止,得起到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为师者应当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

五终身学习。人类文明悠久的历史,值得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同时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每天我们都能听到新的讯息。不断的学习,能让我们与时代同步,能让我们感受到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学生们也是如此。有句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得有一桶水”,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而作为教师则停滞不前,当你的“一桶水”已经给完的时候,你还能拿出什么?工作中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所以,不断的学习,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

在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一名受家长欢迎、学生喜欢的合格中学教师!

职业道德工作心得篇2

21世纪已经来到,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发展教育事业,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时时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为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的要求,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青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将转化成为他(她)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刻苦掌握文化知识的强大内在动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影响。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得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素质。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实践推进教育的关键,作为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想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能发出光来。这就是说,自己心中要有作火种的思想准备和精神。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直接影响学生,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是一部好的教科书, 是一股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受益的,并可影响着好几代人。高尚师德的表现,人认为是行为,榜样是最好的教员,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给人在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而行动却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鞭策人。

行动就是力量。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一代人,鼓舞着一个人,一代人。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来说,眼睛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与他们身边的教师的行为模式越来越近了。在此,教师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一些细小的言行,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品性的好坏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育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却仍然存在学生心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师德修养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的修养。

职业道德工作心得篇3

再次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规范中明确提出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点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说明党和政府对我们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度关注。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俗话讲:要干一行爱一行,其实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这一行。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我们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道德行为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体现了师德的核心本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之,我要处处以师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职业道德工作心得篇4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就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做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又一次学习了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我更深的认识到: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要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个学生

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良好品德。如果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么这一辈子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对这份工作负责。要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热爱自己的工作,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不爱自己学生的教师,不仅干不好自己的工作,更不是一个好的教师。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小,没有形成一定的习惯,所以他们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我们就要宽容的对待他们,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爱孩子,还要学会信任、鼓励、安慰孩子,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成长氛围,用自己的温暖与真心去打动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更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更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心。

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爱岗位、爱学生,才是教师应该努力培养的基本道德品质。

二、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学习的表率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在多年的教师岗位中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的确能深深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格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学习楷模。正是在这种模仿与影响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爱好、品质、修养等也在逐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更应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给学生做个好榜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师德修养去教育感染学生,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自己的工作热情,用积极的态度去工作

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

如今,由于社会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厌烦情绪,对工作的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工作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现状对教师自身发展、对学生成长的不利,要学会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走终身发展之路

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做为教师,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陶行知先生的“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思想,虽然说了几十年,但在今天依然适用。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课程的改革,都需要教师去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这样,教师才能去适应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反思、勤写笔记,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总之,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和此次的新师德规范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因此,我会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的鞭策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带着爱和责任走下去吧!

职业道德工作心得篇5

前段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触颇深,通过学习,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师德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师德规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但其核心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每位教师只有突出这个核心,才能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因此,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用爱实践着师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其次,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再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为人师表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 :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要像“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通过学习,我认为关键是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道德水平等等,通俗的讲就是有没有良心。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补充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

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总之,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了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职业道德工作心得篇6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鲜明的职业特征:它是理想人格的塑造者,是传统道德的汇聚者和弘扬者,是社会道德的创导者,是未来道德的启迪者。作为教师来讲,学习,掌握教师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以及其中的修养,既有利于我们认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热爱自己的职业,又有利于教师在道德上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做为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教师的职业劳动,涉及多方面的关系,与社会,学生,员工,家长各方面都要发生联系,大量地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有着其他职业道德无与伦比的特点。

(一)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

由于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社会的高期望值,从总体上说,教师道德总是处于当时社会道德较高的层次上。首先,是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期望和要求的高层次性。教师的劳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哪个职业比它更受社会众多对象的关注。汉代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我国封建社会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共排次第。英国最近把社会分成十七个阶层,而教师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此等等,都说明了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工作的特殊的社会作用,将它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因此成为普遍受到人们爱戴和尊敬的职业。因此,在道德要求上,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其次,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任,不仅要用自己的丰富学识教导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育人,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教师的片言只语,举手投足,时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影响着学生。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不仅要具有一般公民应有的道德意识,体现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要求,又要体现先进分子的道德建设要求,要把道德建设的广泛要求和先进要求统一于一身。

(二)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教师道德意识与其他职业道德意识相比具有更强的自觉性。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劳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灵活性,从教师劳动的时空看,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教师备一节课,可能花几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也可以花5分钟,10分钟草率了事。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备课,改作,家访,进修,做学生思想工作,也可在上班时间闲聊,自由外出。教师在教育中抱怎样的劳动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内心的自我监督,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意识上有高度的自觉性,时时处处都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三)道德情感的丰富性。

教师不象法官,法官的道德是执法的公正;也不象工人,工人的劳动是对操作程式的不断重复。而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有人说教育没有情感,就象磨坊没有水。教师道德的核心是爱,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爱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获得教师的爱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教师爱的投入会在学生身上得到爱的回流。教师教之勤,爱之切,都源于教师道德情感的丰富性。其丰富性,具体表现为:(1)情感胸怀要博大,(2)情感体验要细微,(3)情感调控要自觉,(4)以情化人要灵活。

(四)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教育劳动的效果是非速效的,是滞后的,间接的,但其影响却是长久深远的。教师道德影响的"深",表现在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美好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道德影响的"远",表现在教师道德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是影响其终身。"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学生在校时,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往往感受不深,领悟不透。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教师的影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且扩而大之,绵延不断。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且有很高威望的教师,或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教诲,引导作用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持久的爱戴和怀念,如鲁迅之对于藤野,毛泽东之对于徐特立。

热爱教育,就是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就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职业理想是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事业心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执着追求。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而无私的献身精神。显然,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教师的责任感能使教师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看作是对社会,对他人不可推卸的一种道德责任,而不会把它当作一种外在的强制,从而促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兢兢业业,忠于职守,高度自觉地实践正确的道德行为,以保证教师育人目标的实现。

248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