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散文心得体会
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朗读散文心得体会,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朗读散文心得体会篇1
在那寂静的夜空中,一轮明月照耀在我的床前。我一个人静悄悄地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心中回荡着《朱自清散文》中的一段段如美酒般醇厚而富有哲理的话语。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那些朴素中包含着清丽的文字,说实在比那些华丽的童话更是深入人心。我的心,瞬间成了一个清幽的峡谷,对朱自清先生世界的呼唤许久不散去。说起朱自清写的散文,如天上的彩桥,诗词的天堂,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热血沸起的心海。
在我心情难过、忧虑时,躲在书房的角落中,细品朱自清写的散文是种享受。品味《背影》时,那时,朱自清已20岁,他的父亲却总对儿子放心不下,非要送儿子去北京上大学不可。父亲事事亲力亲为,背影不光是父亲离去的印象,还是“父爱子,子敬父”的父子情深的彩桥。
再品《匆匆》,时间匆匆,岁月匆匆,匆匆流逝的时光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它就是──时间。时间,滴答、滴答,就在我提笔、眨眼、写诗的一瞬间,滴答,它,又走了。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上帝自然会给予每个孩子有限的时间精灵,需要你去照顾它,它的长度由你决定,想长就长吧,想短就短吧。它,就是你是灵魂。你的灵魂,用挥手的一把汗握在你幼小的手心。珍惜时间吧,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一秒。就是我们一生最伟大的举动。
夏夜里,我慢慢读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迎着月儿,吹着凉风,我似乎隐隐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月睡了,星困了,夜宁静了。月合上那明朗的眼,洒下一丝丝亮片,让孩子做个帆船之梦。而此时,月夜下,我睡了。她为我点亮夜的最后一束火把,夜,又宁静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质朴缜密,语言精炼,如文学世界的美酒,我,醉了。
朗读散文心得体会篇2
夕阳西下,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人走在满是鲜花芳草的小路上,落英缤纷,煞是好看。蹲下身来,仔细采拾。不觉,衣襟拂过花儿,带着香气,随风飘起,整条小路上,便都是芬芳……由一朵朵花瓣,一缕缕香气,组成了一座花园,她的名字叫做《朝花夕拾》。
鲁迅便是那采花人。想必在采花时必定有些疏忽,不然为什么有的花瓣都遗落在了小路上呢?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为什么呢?刚初生的花儿,还沾着晶莹的露水,闻起来很香,但却多了一分幼稚,少了一分成熟。倘若能经受住时光的变迁,色香自然差了,却多了一分悠远。这样独特的香味,若酿成花酒,该是多么美妙呢!翻开书本,似乎真有一丝香气扑鼻而来。
从《狗·猫·鼠》中,我知道了鲁迅“仇猫”的原因,通过对这三种动物的描写,表现了当时中国的情况;从《二十四孝图》中,我读出了古代某些地方的黑暗,所谓的“孝”,只因为郭巨的儿子被埋,挖出黄金?如果这就是“孝”,我想在现在看来,也太离谱了吧。不过是空话罢了,《二十四孝》的记载,并没有给后人做榜样,而是让后人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古代孝道的虚伪;从《无常》中,我悟出了作者对于“正人君子”的.讽刺,无常才是最公正的。但是无常终究是假的,这篇文章也表明了希望世间公正起来的心愿;从《五猖会》中,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最童真的呼喊,呼吁封建制度不要再对可怜的孩子进行镇压,让世间多一些笑脸吧;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游遍了鲁迅的童年,看到了他的快乐,也看到了他的迷茫与痛苦;从《父亲的病》,我看见了两个只会勒索钱财的庸医,正是因为中医的,让鲁迅承受了亡父之痛;从《琐记》,我看到了一个学子的求学路;从《藤野先生》,我看到了一个勤奋朴实的日本老师;从《范爱农》,我看到了鲁迅的好朋友,为国家鞠躬尽瘁。
在本书中,始终都有着一些令人启迪的道理。
原来回忆,也是一种倾诉的方法。从《朝花夕拾》中,我看到了鲁迅的童年与少年,他始终穿梭在封建的教育与生活中,被迷信所左右,致力于推翻封建思想。读罢全书,我感觉自己立足于一座花园里。我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风中飘来淡淡的,悠远的清香……
读散文心得体会篇4
读林清玄的文章,能使我浮躁的心即刻间安定下来,因为他的文章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虽然每篇文章都比较短小,但是却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含有深长的意味,使我一拿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去体会这个心思细密的人写出的有血有肉的文章。
其中,我最记忆犹新的一篇文章就是《让树转变的方法》。这篇文章以一个小有事引出了林清玄的一系列的感悟。主要写了林清玄的孩子做了一实验——让一棵树转弯曲。这是靠树的向上、向光性做的,把树倒吊着,它便会转个弯长上去,由此,林清玄便奉劝大家、我们人类不能不如一棵树,不能被外在环境击倒,失去自己原本的样子,要学习那棵树一样不会堕落。
这棵树被作者的孩子倒吊着,就好比是我们人类生活在逆境当中,而这棵树因为向上、向光性又顽强地长了上去,可我们人类呢?有些经得住风雨的人可能会和树一样也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逆境中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不会堕落,成为胜利者。然而有些人却不会适应环境,自暴自弃,随着环境一起堕落,最终,成为了失败者,这方面,他们甚至不如一棵树。
显而易见,我们要当那些在逆境中也不会堕落,反而活得精彩的人。其实,人们有时都会有失败的时候,我们也不免因此而灰心丧气,对生活、对自己不抱希望,但是我们就要有超凡脱俗的精神,经历了失败过后,也培养了我们自己的人格、风骨,再来的时候,我们就不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击垮了,就像树一样,无论绕几个弯,也要坚强地长上去,向上、有光的地方长,这才时我们所要做的,不与堕落妥协,以坚毅、刚强、乐观的心一直生活下去。
林清玄的文章就好像一条条鞭子,无时无刻不拍打着我,使我走向正确的道路,并把他所表达的一个个实在且有效的人生哲理铭记在心,让我受益匪浅。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朗读散文心得体会篇3
如果你身为一个女性,请不要抱怨。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地不平等,在你以前很久,就是这样了。在你以后很久,也会是这样。
所以,它等待着你的降临和奋斗。你的降临和奋斗,也许什么也不能改变,也许能让它变得更美好一些,但起码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有了希望。
有一年,我应邀到一所中学演讲。中国北方的农村,露天操场,围坐着几千名学生。他们穿着翠蓝色校服,脸蛋呈现出一种深紫的玫瑰红色。冬天,很冷。事先,我曾问过校方,不能找个暖和点的地方吗?校长为难地说,乡下学校,都是这种条件,凡是开全校大会,都在操场上。我说,其实不是在考虑自己,而是想孩子们可受得了。校长说,您放宽心好了,没事。农村孩子,抗冻着呢。
我从不曾在这样冷的地方讲过这么多的话。虽然,我以前在西藏待过,经历过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但那时军人们急匆匆像木偶一般赶路,缄口不语,说话会让周身的热量非常快地流失。这一次,吸进冷风,呼出热气,在腊月的严寒中面对着一群眼巴巴的农村少年谈人生和理想,我口中吐冒一团团的白烟,像老式的蒸汽火车头。
演讲完了,我说,谁有什么问题,可以写张字条。这是演讲的惯例,我有什么地方说得不妥当,请大家指正。孩子们掏出纸笔,往手心哈一口热气,纷纷写起来。老师们很负责地在操场上穿行,收集字条。
我打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很生气,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为什么是一个女孩呢?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而我同桌的爸爸却是县长?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
我看着那一排钩子一样的问号,心想这是一个充满了愤怒的女孩,如果她张嘴说话,一定像冲出了一股乙炔,空气都会燃起蓝白的火苗。
我大声地把她的条子念了出来。那一瞬,操场上很静很静,听得见遥远的天边,有一只小鸟在嘹亮地歌唱。我从台子上望下去,一双双乌溜溜的眼珠,在玫瑰红色的脸蛋上瞪得溜圆。还有人东张西望,估计他们在猜测字条的主人。
据说孩子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就能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很多女孩子从那个时候,就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平等,因为你不是一个男孩,你不符合大家的期望。
这有什么办法吗?没有。起码在现阶段,没有办法改变你的性别。你只有认命。我在这里说的“命”,不是虚无缥缈的命运,而是指你与生俱来的一些不能改变的东西。比如你的性别,比如你的相貌,比如你的父母,比如你降生的时间地点……总之,在你出生以前就已经具备的这些东西,都不是你所能左右的。你只能安然接受。
不要相信别人对你说的这个世界是平等的那些话。在现阶段,这只是一厢情愿。不过,你不必悲观丧气。其实,世界已经渐渐在向平等的灯塔航行。比如一百年前,你能到学堂里来读书吗?你很可能裹着小脚,在屋里低眉顺眼地学做女红。县长的儿子,在那个时候,要叫做县太爷的公子了,你怎么可能和他成为同桌?在争取平等的路上,我们已经出发了。
没有什么人承诺和担保你一生下来就享有阳光灿烂的平等。
你去看看动物界,就知道平等是多么罕见了。平等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维持最大多数人安宁的策略。你明白了这件事情,就会少很多愤怒,多很多感恩。你已经享受了很多人奋斗的成果,你的回报就是继续努力,而不是抱怨。
身为女子,你不要对这样的不平等安之若素,你可以发出声音。说了和没有说,在暂时的结果上可能是一样的,但长远的感受和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你性格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而且,只要你不断地说下去,事情也许就会有变化。记住,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听到并引发改变。
说实话,让一个受到忽视的女孩子,很小就发出对于自己不公平待遇的呐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思索再三,还是决定保留这个期望。因为今天的女子,也可能变成明天的母亲。如若她们因循守旧,照样端起了不平等的衣钵,如若她们的女儿发出呼声,也许能触动她们内在的记忆,事情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当然了,如果女孩子长大了,到了公共场合,这一条就更要记住并择机实施。记住,呐喊是必需的,就算这一辈子无人听见,回声也将激荡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