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要改名巴拉特
印度为什么要改名巴拉特?“India”这个词源于外国语言,而“巴拉特”或“印度斯坦”更反映印度历史传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印度为什么要改名巴拉特,只供参考,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分享收藏!
印度为什么要改名巴拉特?
印度将在本周末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峰会)。会议还没召开,印度的国名倒成了个热点新闻。
因为人们发现,在以印度总统名义向与会各国发出的G20峰会晚宴邀请函上,落款是“巴拉特总统”而不是“印度总统”(印度是议会制国家,总理掌握实权,但国家元首是总统)。也就是说,印度的国名在这里变成了“巴拉特”。
印度有媒体报道称,其实不仅G20峰会的晚宴邀请函上,最近印度总理莫迪访问印尼时,相关资料上写的也不是印度总理,而是“巴拉特总理”。
“印度”和“巴拉特”有何区别?莫迪政府为什么要改称国名?
相关资料显示,“巴拉特”来源于古梵语,意思是“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印度古代被称为“巴拉特”(也译为“婆罗多”),莫卧儿王朝(即蒙古人统治)时期被称为“印度斯坦”,英国入侵殖民后被称为印度。“印度”一词,则是来源于古希腊语对南亚这片土地的称呼。
《印度快报》网站6日的一篇报道称,1948年印度制定宪法时,就对国名有了争议。当时有人认为“印度”一词有殖民意义,应该用回巴拉特。最后是两个名字都用。宪法第一条就规定“印度,即巴拉特,应为联邦制”。
也就是说印度和巴拉特都是这个国家的正式名称,但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印度”这个名字要比“巴拉特”用得广泛得多。
印度想改国名为巴拉特背后缘由为何?
9月9-10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即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总统府日前在向G20峰会与会国代表发出晚宴邀请函上,写的是“巴拉特(Bharat)总统”,而不是通常的“印度(India)总统”。
这引发了印度将修改国名的猜测。而据央视财经报道,印度政府可能会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正式提出将印度的英文名称由印度更改为巴拉特,并在会议上进行审议。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研究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印度总理莫迪执政以来,一直在推动各种形式的改名,“去殖民化”,在政策有其连贯性,但此次在决策和操作程序上都颇让人意外,体现了他和印度人民党较深的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的情怀。
“印度”“巴拉特”之争
印度和巴拉特都是印度宪法中规定国家的正式名称。在现行的印度宪法英文版第一章第一条写道:“印度,亦即巴拉特,是一个联邦”,而在印地文版宪法则写道:“巴拉特,亦即印度,是一个联邦。”
印度(India)一词在英语中语源自印度河,并英语化形成的。在印地语和印度本土语言中,并没有India一词,而是使用来源于梵语的巴拉特来指代,这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献和史诗《摩诃婆罗多》。鉴于英语在印度也具有官方语言的地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印度和巴拉特意义相同,可以交替使用。
不过,随着代表印度人民党的莫迪在2014年担任印度总理后,他越来越加大巴拉特的使用频率。印度人民党和莫迪都主张印度一词,是英国殖民时期强加给印度的,与印度本来的传统毫无关联,所以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中的印度一词,也使用巴拉特作为词根。
除了在请帖上印上巴拉特,印度总统穆尔穆和莫迪近来在讲话中也加大了巴拉特一词的使用。对于这样的变化,执政党当然表示支持,认为可以进一步推动反殖民进程,而反对党则认为这是政治操作。
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草根国大党领导人班纳吉(Mamata Banerjee)质疑道:“巴拉特这词我们一直在用,但印度这个名字全世界都知道,是突然发生了什么吗?以至于政府不得不更改国名。”
印度在野国会议员查达(Raghav Chadha)也表示,印度人民党不应私自废除“印度”的国名,因为印度不属于任何单一政党,而是属于全体印度人,不容随意更改。
林民旺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印度想让外界接受巴拉特这一名称,应该先在内部启动改名程序,才可能会被外界所接受。
印度将改名为“巴拉特”?
《今日印度》称,通过修改宪法将印度更名为“巴拉特”的呼声愈演愈烈。有消息人士称,中央政府可能会提出一项重新命名印度国名的决议。
《经济时报》补充说,包括阿萨姆邦首席部长在内的多位人民党领导人在社交平台发声支持将印度国名更改为“巴拉特”。
《今日印度》说,印度总理莫迪也表达过类似观点,2022年8月15日,他曾在讲话中呼吁该国摆脱一切奴隶制的痕迹。
与此同时,《经济时报》补充说,国大党领袖贾伊拉姆•拉梅什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证实,印度总统府向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与会国代表发出的9月9日晚宴邀请函上就写着“巴拉特总统”,而不是通常的“印度总统”。
巴拉特什么意思?
据印度“TimesNowNews”网站介绍,根据公开信息,巴拉特“Bharat”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印度在历史上被称为“巴拉特”,意思正是“寻找光明/知识者”。
另据《印度快报》报道,“Bharat”、“Bharata”或“Bharatvarsha”词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往世书将“Bharata”描述为“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间的土地。
还有一种说法称,古印度雅利安人时期有一位名叫“巴拉特”(Bharat)的贤明君主;而印度(India)这个称谓要到英国殖民时期才确立起来,历史相对短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