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奥本海默》结局是什么意思

| 和杰

电影《奥本海默》结局是什么意思?电影《奥本海默》结局解析大家一起来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奥本海默》结局是什么意思,只供参考,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分享收藏!

电影《奥本海默》结局是什么意思

电影《奥本海默》结局是什么意思?

《奥本海默》的结局揭示了人类的永恒遗产

当奥本海默独自站在那里,他的创作彻底地摧毁了世界的最后一个愿景,他们所做的事情的绝对恐怖并没有因为他大声说出来而缓和。对于成千上万的死者和更多可能在瞬间死去的人来说,他空洞的承认来得太晚了。正是在这一刻,无需多言,他的遗产昭然若揭。他再也回不去了,没有救赎,只有他给这个世界带来永久的毁灭。

电影《奥本海默》结局解析

奥本海默的最后一幕:原子弹爆炸后奥本海默发生了什么?

奥本海默通过对爱因斯坦的评论以及随后对核灾难的幻想,表达的意思是,尽管他们可能并未在科学上创造出如此灾难性的连锁反应,但炸弹创造的政治后果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他相信他们已经开始了通向核灾难和世界末日的不可避免之旅。

这种恐惧与他经历的调查行动相吻合,调查是否应该撤销他的安全许可。他的妻子基蒂认为,他将自己置于如此痛苦的经历中,是为了惩罚自己创造了原子弹。

在他失去安全许可后,她对他说:“你认为让他们诬蔑你,世界就会原谅你吗?他们不会。”

没有什么可以拯救他免于这种内心的折磨,即使是他晚年时的,如林登·B·约翰逊总统在白宫接见他所展示的那样,都不能拯救他,因为他真的已经“成为死亡,世界的毁灭者”。

电影《奥本海默》讲的是什么?

电影《奥本海默》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影片介绍了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在曼哈顿计划中的角色。

在1942年至194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主导了一项研发计划,生产了第一枚核武器。

该项目的基础最初是由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在1939年成立的,以回应对为德国时任元首工作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他们自己的核武器的担忧。

一个由科学家和军事官员组成的小组负责调查铀作为武器的潜力。该小组后来在1941年被命名为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OSRD)。

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了同盟国的战争行动,该计划正式演变为由陆军工兵部队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领导的军事行动。

1943年,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主任,真正的炸弹就是在那里设计的。这个综合体——在其创建期间也被称为Y计划——是第一个曼哈顿计划炸弹的制造和测试地。

1945年7月16日,曼哈顿计划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试验场进行了核武器的第一次爆炸,这是特尼狄试验的一部分。

这两枚旨在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子弹,后来分别于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被用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毁灭性袭击。两枚炸弹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两座城市被夷为平地。

二十年后,在1965年的一次电视采访中,奥本海默反思了特尼狄试验。他说:“我们知道世界将会大不相同。有几个人笑了。有几个人哭了。大多数人都保持沉默。”

“我想起了印度经文《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毗湿奴试图说服王子履行他的职责,为了让他印象深刻,他变成了多臂的形态,说‘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我想我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感觉。”

1967年2月18日,奥本海默在与喉癌斗争后去世,享年62岁。

《奥本海默》改编自什么书籍呢?

《奥本海默》改编自 Kai Bird 和 Martin J. Sherwin 所著书籍《美国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与悲》,该书曾获 2005 年普利策传记文学奖。这部电影由希里安・墨菲主演,艾米丽・布朗特、小罗伯特・唐尼、马特・达蒙、弗洛伦斯・皮尤、拉米・马雷克、本・萨弗迪、乔什・哈奈特、戴恩・德哈恩、杰克・奎德、马修・莫迪恩、阿尔登・埃伦瑞奇、大卫・克朗姆霍茨、迪伦・阿诺德、迈克尔・安格拉诺、肯尼斯・布拉纳、大卫・达斯马齐连、杰森・克拉克、詹姆斯・达西、大卫・里达尔、马提亚斯・施维赫夫、古斯塔・斯卡斯加德、亚历克斯・沃尔夫、加里・奥德曼、卡西・阿弗莱克等出演。

《奥本海默》感受历史背后的波谲云诡

《奥本海默》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的二战题材传记电影,由基里安·墨菲主演 ,将于2023年8月3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

该片改编自Kai Bird和Martin J. Sherwin所著普利策获奖书籍《美国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与悲》,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影片被描述为“一部史诗级的惊悚片,将观众带入惊心动魄的悖论中:一个神秘之人必须冒着毁灭世界的危险来拯救世界。”

早在2005年该书出版时,拍过《1917》的萨姆·门德斯就想要拍奥本海默了,但一直没能实现,该书作者也觉得想把奥本海默错综复杂的人生搬上大银幕,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但诺兰却达成了这一目标,以这本书作为灵感,把奥本海默的故事拍成了电影。

克里斯托弗·诺兰第12部导演作品——备受期待的电影《奥本海默》,与诺兰合作过6次的希里安·墨菲,也终于当上了男主角,饰演名声显赫又一度”声名狼藉”的物理学家J.罗伯特·奥本海默。

虽然历史教科书对美国研究原子弹以及曼哈顿计划有所提及,但大多数观众对奥本海默其人其事并不熟悉。不走寻常路的诺兰既然看中这个历史人物,并拍成奥斯卡钟爱的传记类型,他背后的历史想必有着奇特之处。

诺兰强调过,可以不做任何功课观看此片,但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还是会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历史背后的波谲云诡。

实拍狂魔诺兰,这次拍《奥本海默》还是实拍吗,答案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23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