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为什么是祭祖大节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元节为什么是祭祖大节,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中元节为什么是祭祖大节
据史书记载,中元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人们相信,这一天是阴间的大门打开,亡灵可以返回人间与家人团聚。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亡灵,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祭祀仪式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首先,要在祖先的牌位前燃香,烧纸钱,并摆放鲜花、水果等供品。接着,家族成员会围在祖先牌位前,共同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健康、幸福。
传承家风
祭祀祖先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家族传承。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会团聚在一起,传承家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会传承祖先的智慧和精神,让后代子孙知道自己的根和源,弘扬家族的精神。
缅怀逝去亲人
中元节也是一种缅怀逝去亲人的方式。在这一天,人们会用心准备祭品,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亲人在灵界的存在,缓解内心的悲痛。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的来历
1、第一种说法:
每年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 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 祀孤魂都在鬼月农 历 7月 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2、第二种说法: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女儿,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因此中元节也有“盂兰盆节”之称。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首先是那名
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中元节祭祀活动
放河灯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
中元节的十大禁忌
1,忌说鬼字。中元节这天忌讳说“鬼”字,因为这个字可能会引起鬼魂的注意或不满,导致灾祸。如果不小心说了“鬼”字,可以马上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唇说“嘘”,表示自己无意冒犯。
2,忌夜游。中元节晚上最好不要出门,尤其是八字轻的人,否则容易遇到不干净的东西或者被鬼魂缠身。如果必须出门,可以佩戴护身符或者随身携带铜钱、蒜头等物品来驱邪。
3,忌烧冥纸。中元节这天烧冥纸是给亡者祭拜的一种方式,但是也要注意场合和时间。不能随意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否则会招来更多的鬼魂跟着你要东西。也不能在午夜十二点以后烧冥纸,因为那个时候是阴气最重的时候,容易引发灾难。
4,忌庆生。中元节这天半夜庆生是非常忌讳的,因为这个时候是阴阳交替的时候,容易招惹邪灵。如果你恰好在这一天生日,最好提前或者推迟庆祝,避免在半夜点蜡烛吹蛋糕。
5,忌挂风铃。风铃是一种能够吸引鬼魂的物品,尤其是在床头挂风铃,会让你在睡觉的时候更容易被鬼魂入侵。如果你喜欢风铃的声音,可以在白天挂在阳台或者窗户上,在晚上收起来。
6,忌穿红色衣服。红色是一种能够惹恼鬼魂的颜色,尤其是在中元节这天穿红色衣服,会让鬼魂认为你在嘲笑他们,从而报复你。如果你必须穿红色衣服,最好在衣服上别一块黑布或者佩戴一些护身符,以示尊重和谦卑。
7,忌吹口哨。口哨是一种能够引起鬼魂注意的声音,尤其是在晚上吹口哨,会让鬼魂认为你在招呼他们,从而跟着你。如果你不小心吹了口哨,可以马上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唇说“嘘”,表示自己无意冒犯。
8,忌剪指甲。剪指甲是一种会损伤自身气场的行为,尤其是在晚上剪指甲,会让你的气场变弱,容易被鬼魂侵扰。如果你必须剪指甲,最好在白天进行,并且把指甲收好,不要随意丢弃。
9,忌打伞。打伞是一种会遮挡阳光的行为,尤其是在晴天打伞,会让你的身上多了一层阴气,容易吸引鬼魂。如果你必须打伞,最好选择白色或者浅色的伞,并且在进入室内后马上收起来。
10,忌摘花。摘花是一种会破坏自然界平衡的行为,尤其是在中元节这天摘花,会让你得罪花神或者花中的精灵,导致倒霉。如果你喜欢花朵,最好去花店买或者种在自己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