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的特点及风俗习惯
处暑节气的特点及风俗习惯是什么?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处暑节气的特点及风俗习惯,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处暑节气的特点
处暑节气的特点是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时炎热的酷暑已渐消退,虽暑气呈退减趋势,气温不会异峰突起,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气温虽高,但是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气温相差不会太高,但天气很闷热,并未真正凉爽。
处暑节气的风俗习惯
1、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活动。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3、吃盖浇饭
在历史上,处暑是个社日。社日,要有祭品,这就形成了一个民族食俗:盖浇饭。米饭放上代表五行的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菜,于是在米饭上盖上胡萝卜、鸡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盖上勾芡的鸡肉做的菜。
4、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5、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节气处暑农事特点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
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 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
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
么处暑节气的含义是表示炎热酷暑即将过去的意思,即“出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处暑节气时还处在秋老虎期间内,这时天气虽然还很热,但到了酷暑的尾声,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天气从炎热向凉爽过度。
处暑节气吃什么好
橘子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不过,阴虚火旺体质者多食会出现口舌生疮、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
猕猴桃
其素有“超级水果”之称,含有丰富的钙、VC、VE、必须氨基酸、矿物质等有效成分,经常食用具有调免、护肝、防癌、养颜的功效。
香蕉
香蕉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而且营养高、热量低,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的功效,所以秋季养肝可适当食用些。
芭蕉
芭蕉不仅味道好,而且芭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好处的水果,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喜欢吃芭蕉。其中果糖和葡萄糖之比为1∶1,是补充糖类、消除疲劳的理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