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射病的8大误区
热射病是一种由于高温和湿度条件下及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身体热量不平衡的疾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注意!关于热射病的8大误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热射病的8大误区
误区一、热射病就是中暑,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热射病是重症中暑里最严重的类型。如得不到及时妥善救治,热射病死亡率非常高,普遍的死亡率可达到50%-70%,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死亡率会高达80%。
误区二、出现热射病症状,在家降温即可
热射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体外降温、体内降温、药物降温以及对症治疗,一般在家中能做到的散热、通风等仅是体外降温,对于热射病的救治远远不够。因此,当患者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等热射病症状时,不要犹豫,及时拨打120,尽快送医。
误区三、在室内,不会出现热射病
热射病并非室外专属,温度高、通风差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热射病。像长时间待在封闭空间内的装修工人、车间工人就属于热射病高危人群;一些老人居住在通风不良、没有安装空调的老旧房屋,也容易出现热射病。
误区四、不做剧烈运动,就不会得热射病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前者指夏季剧烈运动者、高强度体力活动者;后者常见老人、婴儿、孕产妇等体质稍弱的人群。2022年夏季,山东就发生了产妇“坐月子”期间捂热,最终因热射病不治身亡的事件。
误区五、测了体温不高,就不是热射病
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这里提到的核心温度,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而我们日常测量的腋温或耳温仅是体表温度。直肠温度最高可以比腋温高出2.1℃,当体表温度尚属于“低烧”时,核心温度有可能已属于“高烧”。因此,我们日常测量的腋温或耳温仅可做参考,不能完全作为诊断热射病的依据。
误区六、只有夏天才会有热射病
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容易诱发热射病,但热射病并非夏季专属。如在不通风的高温厂房长时间工作的工人、面对熊熊烈火的消防员,甚至冬季蒸桑拿的人都可能发生热射病。因此,在其他季节也需要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以免延误治疗。
误区七、高温天,多吃冷饮可以预防热射病
吃冷饮并不是预防热射病的好办法,要预防热射病最重要的是多喝水,包括白水、盐水、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的饮料。酒精性饮料和高糖饮料会让身体失去水分,并不建议喝。大量进食冷饮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因此不是预防热射病的首选。
误区八、女性体质弱,更易得热射病
通常来说,女性热适应能力较男性弱,但大量临床数据显示,男性热射病患者要多于女性,这应该与男性更多从事户外工作及重体力活动有关。如室外高温作业者、炼钢工人、消防员、运动员、参训士兵等都是热射病高危人群。
热射病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病情分析:热射病主要以高热、无汗、意识不清为主要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有昏迷、休克、心力衰竭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损害。该病可并发有心血管功能不全及低血容量性休克、呼吸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横纹肌溶解。
一、典型症状
1、劳力性热射病: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训练的官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忽感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体温迅速升高达40°C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
2、非劳力性热射病:见于老年体衰者及产妇,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病人。84%~100%病人无汗,皮肤干热和发红,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5℃。病初可表现行为异常或瘤性发作,继而出现谕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人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二、其他症状
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特征为躁动、谵妄和昏迷。还可出现其他神经学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小脑功能障碍等。
2、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肤淤斑、穿刺点出血及淤斑、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颅内出血等,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提示预后不良。
3、肝功能损害:重度肝损害是劳力性热射病的一个固有特征,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在发病后迅速升高,第3~4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胆红素的升高相对滞后,通常在热射病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
热射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热射病可能是由热应激反应、体液丧失过多和热依赖性药物等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
1.热应激反应: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过高导致的热应激反应是热射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扩张表皮毛细血管等机制调节体温。但当高温和湿度造成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失衡,以及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就会出现热射病的症状。
2.体液丧失过多:在进行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等情况下,人体体液丧失过多也会导致热射病。过多的出汗、呕吐和腹泻等不良症状,会导致体液丧失,从而引发热射病。
3.热依赖性药物: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副作用可能出现热射病症状。如利尿剂等药物,它们可以促进尿液排泄,从而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失衡,进而引起热射病。
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长时间泡在高温热水浴缸里、过度锻炼等。
热射病和中暑有什么区别
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多种类型,热射病最严重。热射病和中暑概念范围、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都不同。
1、概念范围不同
热射病又叫急性重度中暑。中暑除包括热射病外,还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等,中暑所指范围更广。
2、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一般中暑症状较轻,及时降温、补水可缓解,无致命风险。热射病是致命性急症,患病后需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引起多脏器衰竭,致死风险较高。
3、临床表现不同
中暑大多指轻症中暑,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大汗淋漓、四肢抽搐等不适症状,一般不存在意识障碍。热射病常出现大于40度高烧,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不适症状。
热射病要怎么救治
降温:
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可以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可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凉水浸泡病人身体等。
监测病人的体温:
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
呼救:
及时拨打120、110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注意!不用给病人喝水!!!
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喂液体给他/她补充水分。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病人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提醒!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要尽快让病人得到专业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