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小常识2023
立秋是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应以“收藏”为原则,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立秋养生小常识2023最新,欢迎阅读!
立秋养生小常识
1、饮食方面:滋阴润燥
秋季燥气较盛,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人们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金秋黄色银杏树叶
2、起居方面:早卧早起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应当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因此,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这是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白天“秋老虎仍然很炎热,早晚温差大。
此节气中应该开始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低此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秋收”的养生原则。
秋色银杏树叶满地金黄
3、运动方面:放松心情
适当的运动可有效改善“秋乏”。运动者可根据据自身本质和爱好,选择算不、打太极、爬山等轻松和缓的项目。
运动量雨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强度不可太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专家建议,登山是立秋之后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4、情志调养:调节心情
古诗有“春伤秋悲皆自惹,花开花落岂由人”,可见,秋季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勾起人悲伤情绪的季节。有一招最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就是大笑。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部扩张,人在大笑过程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将更多的氧气吸进体内,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所以,请坚持每天都让自己快乐起来,多开怀大笑。这样做愉人愉己,还会让你的肺脏更健康。
立秋后天气还热多久
立秋后天气还会热半个月左右,不同地区具体时间不一样。
一般立秋只是代表天文上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但是立秋后我国的北方地区气温会明显下降。
立秋文字版
在我国西部及东北等地会感到秋风送爽,中部地区会在8月下旬会感受到丝丝凉意,浙江、江苏地区进入10月才会感到有秋风吹入,广州及海南等地11月上半旬才会感受到秋意的来临。
立秋文字版
在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C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而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纬度、海拔跨度都很大,这就决定了全国各地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
金秋黄色银杏树叶
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散,秋阳肆虐,一时暑气难消,故民间古来就有“秋老虎”之说。
气象资料显示,这种炎热的气候,一般要持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开始真正凉爽起来。虽说立秋之后,暑气余威仍在,但总的趋势是天气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变化开始明显,通常是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
立秋是几月几号
立秋是每年8月7日或8日。立秋代表着暑去凉来,秋天开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蝉鸣。”是说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风中带着一丝凉意。由于昼夜温差增大,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着露珠。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鸣叫着。
立秋物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偏北风会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然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会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立秋时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大暑节气当天应该吃什么东西
1、绿豆
说到夏天解暑的食材,最先想到的就是绿豆了,中医上说: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
2、丝瓜
丝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络、行血脉、美容等功效。丝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所含的干扰素诱生剂,能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达到抗病毒的目的。又因具有通经活络、行气化瘀的作用,还可帮助产妇下乳,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者也可多吃丝瓜,农村一般用来炒鸡蛋吃。
3、甜瓜
天气越来越热,甜瓜等水分较多的水果,因其香甜的口感与生津止渴的功效,在夏季特别受欢迎。除了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低于西瓜外,其他营养成分均不少于西瓜,而芳香物质、矿物质、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则明显高于西瓜。
4、鸡肉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祛湿强身的作用。
5、哈密瓜
哈密瓜中含有一定的叶酸成分,它能缓解保水,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钠。还可预防小儿神经管畸形,因此孕妇可以适量的食用哈密瓜,可有效地提高身体健康。
6、黄瓜
黄瓜性寒,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生吃、凉拌、熟吃均可。黄瓜的细纤维素,对肠道中毒素的排出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作用。
7、姜汤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浙江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
8、冬瓜
在这酷热时节,吃一吃清凉的冬瓜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冬瓜滋味清淡,非常百搭,炒、烧、煨、炖都各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