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多雷雨的原因是什么

| 滔祥

夏天多雷雨的原因是什么?雷阵雨(Thundershowers)是一种天气现象,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常见于夏季。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夏天多雷雨的原因。

夏天多雷雨的原因是什么

夏天多雷雨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夏天的天气酷热,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使大量湿热空气猛烈上升,造成积雨云所形成的。由于产生积雨云的强烈的热力对流只有在夏季易于出现,所以雷阵雨也常常出现在夏季。

下雨需要先有云。云是接近地面的暖湿空气上升遇冷后,里面的水蒸气凝结成的。云里的小水滴或冰晶逐渐变大以后,空气支持不住了,落下来就是雨。可见,下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潮湿的暖空气;二是空气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夏天,我国经常刮从海上吹来的东南风,就把海上潮湿的空气源源不断地送到陆地上来了。同时,夏天,正是太阳直射地面的时候,比哪一个季节都热,接近地面的空气也最热,很容易发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因此,夏天下雨的时候比较多。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春夏季节,由于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上层的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强烈对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

而冬季由于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而很少发生雷阵雨。但有时冬季天气偏暖,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会形成雷阵雨,出现所谓“雷打冬”的现象。气象专家还说,雷暴的产生不是取决于温度本身,而是取决于温度的上下分布。也就是说,冬天虽然气温不高,但如果上下温差达到一定值时,也能形成强对流,产生雷暴。冬打雷在中国很少见,但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冬天就经常出现

空气极不稳定的时候,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而形成高耸的积雨云,云中充满上上下下奔窜的水汽,就会产生静电,云的上端会产生正电荷,云的下端会产生负电荷,地面又是正电荷,那么,正、负电荷之间有空气作为绝缘体,若正、负电荷间的电压差,大到可以冲破绝缘体的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就是打雷。

简洁概括之:

温度高湿度大,是雷雨形成的主要条件。

夏天温度更高,水分蒸发更多,空气湿度大,云层较厚,云层与云层之间更易产生磨擦放电,所以夏天雷雨较多。

雷雨天有哪些注意事项?

雷雨是空气在极端不稳定状况下,所产生的剧烈天气现象,它常挟带强风、暴雨、闪电、雷击,甚至伴随有冰雹或龙卷风出现,因此往往可造成灾害。那么雷雨天气注意事项有哪些?我们特别提醒在户外应遵守以下雷雨天气十个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知道了雷雨天气十个注意事项,建议您在雷雨天气里注意应用,另外雷雨只是自然现象,不要过分的害怕。

下雨天在户外怎么做?

1、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金属物体扛在肩上; 

2、雷雨中不要几个人挨在一起或牵手跑,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可以选择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选择车内躲雨。若乘坐汽车等遇到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4、不要穿戴湿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动。对突来雷电,应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5、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雷雨天有什么危害?

入夏之后

雨水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尤其是易出现打雷扯闪天气

打雷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

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物、树木等带有异性电荷,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距离时,期间的电场超过25-30千伏/厘米,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电。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雷电分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

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直击雷是威力最大的雷电。

电磁脉冲

主要影响电子设备,主要是受感应作用所致。

球形雷

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球形雷的威力比直击雷小。

云闪

云闪由于是在两块云之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所以对人类危害最小。

直击雷就是在云体上聚集很多电荷,大量电荷要找到一个通道来泄放,有的时候是一个建筑物,有的时候是一个铁塔,有的时候是空旷地方的一个人,所以这些人或物体都变成电荷泄放的一个通道,就把人或者建筑物给击伤了。

雷击的概率

据统计,遭遇雷击的概率还有明显的城乡差别。农民长期在农田等开阔的地方劳作,在雷电到来时,缺少临时躲避场所,加之防雷知识相对匮乏,因而更容易被雷击中;而城市工作者则更多地在室内工作,建筑物防雷措施相对完善,遭遇雷击的概率则会较低。

此外,某个地区的居民遭遇雷击的概率还和当地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建筑结构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雷电的危害

雷电一直以直击雷的形式给人类及地球上的生物以及人类文明带来灾难性的打击。雷电灾害已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雷电产生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能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击毁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引起森林火灾,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断、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对航空航天等运载工具也威胁很大。

雷雨天如何避免雷击?

夏季雷雨天气增多,雷雨天,云层低,天空带阳电或阴电的云层靠近地面,会和地面上的阴电或阳电形成高电压,击穿潮湿的空气形成电闪雷鸣。因为这种雷离地面很近,常称为落地雷。落地雷能劈开大树,打坏房屋,还能击死人或牲畜。预防雷电击伤,应注意以下三点:

1、不要在大树、电线杆、高大建筑物附近避雨。因为这些物体离云层近,雷电容易通过它们袭击下来。如果人在这些物体下面避雨,很容易触电而亡。因此,如果在旷野里碰到雷雨, 最好找房舍、干燥涵洞避一避。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低下头, 因头部最易被雷击中。

2、雷雨天外出应该带雨衣或雨伞,不要带铜铁等金属器在户外行走。因为金属和湿衣服最容易导电,所以,雷雨天最好不要在河边避雨。

3、如果正在江中、湖河中游泳,必须立刻上岸。上岸后立即想办法擦干身上的水,并尽快找绝缘物包住身体,以免受到雷击。

16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