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
演讲稿的撰写要考虑到听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要根据听众的需求和反应来调整演讲内容。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吗?这里为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快来学习吧!
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篇1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天平,用来衡量世间万物,这就是平等。“人人生而平等”,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渴望平等,追求平等,践行平等。当今,“平等”这个观念在人们心中,似乎被淡化了。歧视残疾人、殴打老人、排斥农民工……诸如此类的事件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层出不穷,让我感到触目惊心而又困惑。难道弱者就一定要受到歧视和欺负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以平等之心去对待他们,去帮助他们吗?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在美国纽约有一个四岁小男孩,和妈妈来到一家餐厅就餐。小男孩看到门外坐着一个衣服褴褛的人,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去接待他?妈妈再三解释这是一名流浪汉,可他不懂什么是流浪汉,他只知道这个人没有人接待。在征得妈妈同意后,小男孩为流浪汉点了一桌子的食物,并为他唱起祝福歌。歌声稚嫩而嘹亮,整个餐厅都响起了赞赏的掌声。
幼小的孩子尚有一颗平等之心,更何况我们这些年纪较大的人呢?人人生而平等,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去嘲笑、看不起任何人。也许在他们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闪光点,或许下一个世间奇迹就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谁又会想到,两次高考落榜,又矮又瘦长相不好被酒店拒绝录用的马云会成为今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的主席?
我想:在公交车上,多照顾一下老弱病残孕者;生活中,不歧视、欺负身体上有缺陷的人;看到一些有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对有平等意识有正义感的公民的起码要求。我们要谨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让平等之花随时随地自由绽放。
平等就像一束的阳光,将温暖照进人们的心田;平等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每一颗淳朴的心灵陶醉其间。我们心目中的天平应不再动摇,以一颗平等之心去对待人对待事。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用我们的平等之举,让世界充满爱!
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篇2
星期六上午8:30,我们来到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参观,这里的同学很热情的欢迎了我们。我们来到了他们学校的会议室,聆听了校长的发言。
接下来我们听了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要下雨了》,老师边说边用手语做动作,学生边吃力地读课文边做手语。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并且积极的回答问题。
接着,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展厅。刚进屋,我们不由得眼睛一亮,里面摆放着学生们的作品,有瓷盘画、剪纸作品、书法、还有绘画作品,这些作品都惟妙惟肖,我觉得有些作品连我们健全人都做不出来。
我们又参观了同学们的制作教室,同学们有的在绣十字绣,有的用彩色的珠子穿手链,有的在用彩绳编手镯,室内还摆放着做好的项链、手镯和小饰品等,件件都那么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缺陷,但他们心灵手巧,做出的作品简直能和专家相比了!我真想为他们大声喝彩!
他们还为我们跳了一支舞,因为他们听不到声音,所以排练这个节目是很困难的,要靠老师手语指挥,但是他们跳的却很整齐,我想他们肯定付出了比常人多很多倍的汗水。
参观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他们有生理上的缺陷,但他们都拥有一颗纯净无邪的心灵,用心的学习,快乐地生活着。记得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到:“如果每个人在他的初识阶段患过几天聋哑症,这将是一种幸福。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喜慕声音。”我们作为一个健全人,生活在幸福和爱中,却常常抱怨拥有的太少,或者不珍惜已经拥有的……
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只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比起他们来,我们更加幸运,除此以外,我们并无不同,我们是平等的。
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篇3
以什么为贵、为重、为先、为本等,是我国传统价值观的表达范式,比如“兵贵神速”、“重义轻利”、“先公后私”、“以人为本”等等。我演讲的题目是“和为贵”,即“以和为贵”,“和”指“和谐”。
和谐是什么?和谐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价值。作为状态,它表现为体用相宜、物我相生的情景;作为过程,它表现为万有必和、差别常在、常变相因、变而有常的必然趋势;作为结果,它表现为自然、社会、思维等一切现象,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现实状况;作为价值,它表现为包罗万象的正当性,将科学之真、道德之善、艺术之美集于一身,是一切价值的元价值。
从神话传说到哲学思辩再到科学实验,无不证明这样一个真理:宇宙未开之前是一种混沌和谐,这种混沌和谐失去平衡之后就产生了试图恢复和谐的户外,于是生成了天地万物。正如荀子所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先见其功”。因此天地万物始于和谐、成于和谐、发展于和谐;没有和谐就没有昼夜交替、四季循环;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生长、百花争艳;没有和谐就没有男欢女爱、人类繁衍;没有和谐就没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没有和谐就没有社会繁荣、长治久安;没有和谐就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同舟共济、共同发展!
和谐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儒家强调“人我和谐”。孔子主张:“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还讲:“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并且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主张君臣义、父子亲、夫妇和、兄弟爱、朋友信,还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且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礼运》主张:“幼有所长,壮有所用,矜雾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视为人类社会的理想。道家强调“天人和谐”。
老子认为:“损不足而奉有余”是“人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天道”,人道应当服从天道,于是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命题,主张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佛教强调“心灵和谐”。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之后,于唐代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成为与儒家、道家并行的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透过诵经、打坐、参禅、悟道等修_夫,使人远离功名利禄和恩怨情仇的纷扰,进而到达无利无害、无善无恶、无是无非的空灵境界。雍正皇帝讲:儒以治世,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家的“人我和谐”,道家的“天人和谐”及佛教的“心灵和谐”,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国魂。
和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相对于苏联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苏联的社会主义以高度集权、计划经济、阶级斗争为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以民主法治、市场经济、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特色。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社会和谐被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被规定为长期的重要任务。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之下,学界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从意识形态角度讲,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共同利益为重的价值观,共产主义就是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的终极关怀。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言:“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同舟共济的充分和谐状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本人所信奉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正是我国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的和谐魂。
从这个好处上讲:和谐作为一种状态,就是“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的状态;和谐作为一种过程,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和谐作为一种结果,就是互尽义务、互享权利,相依为命、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结果;和谐作为一种终极信念,就是“以和为贵”的民族之魂、国家之魂。在国内,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在国外,我们提出构建和谐世界;这标志着我们开始用和谐主义的世界观和方_重新明白世界和改造世界。“和为贵”作为与上下五千年华夏礼貌一脉相承的价值信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集中反映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部价值诉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重建我国最基本的_纲常,而_纲常是需要普遍性、深刻性和民族性的。“以和为贵”具有的普遍性、深刻性和民族性,因此我们推荐用“和谐为魂,诚信为先,重义轻利、忠孝仁爱”去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为魂”是讲以和谐为价值信念,它是其他一切价值观的灵魂所在;“诚信为先”是讲“诚乃百德之母”,没有了诚信一切价值都是空谈;和谐为体,诚信为用。“重义轻利”是内在的修为,“忠孝仁爱”是外在的表现,“重义轻利”是神,“忠孝仁爱”是形。体、用、神、形俱在,构成完整的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与上下五千年华夏礼貌一脉相承、当今时代我国社会最基本的_纲常!
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篇4
古今中外,对平等的追求是每个社会,每个人的共同理想。从唐代史学家吴兢的“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到法国大革命平等的思想,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在现实中,人人是注定生而不等的,也是绝对不会平等的。随着诞生便存在的影响因素,如基因,家境,地域,以致于时代,都是千差万别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同时,也正是这种不平等,塑造了我们多样,而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就像一个鱼缸,有的鱼在上层游,有的鱼附在底层,这个鱼缸才会多姿多彩。所以,在客观上,差异是注定的,也是必需的。那么,我们追求的平等又是什么呢?
正像《世界人权宣言》所说:“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也就是说,不论你生在鱼缸的哪块石块下,追求幸福的权利,赢得尊重的权利,以及回报这个鱼缸的义务等,都应是平等的。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社会制度与人格的平等。
在社会层面上,平等,是对每个人生存的权利与状态的保障,是一种制度上的平等。比如九年义务教育,他让所有孩子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受教育的权力。若没有他,也许在偏远贫穷的地方,教育仍将是贵族的特权,贫者永世贫穷。而我们的父辈,又有多少不是从外地,从一个村镇里通过常人不及的努力通过高考而来北京的呢?这也充分证明了,良好的制度是保证平等的客观要素。客观的差异是完全可以为自身的努力所填补的。
而人格的平等,应该是不被外界和客观因素所影响的。它是不分地域,不论朝代更迭的人性的终极追求。“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世代传颂的友谊佳话。伯牙官任上大夫,在江边抚琴偶遇砍柴而归的樵夫子期,“巍巍高山,洋洋流水”。音乐,驱使两个素未谋面身份相差巨大的人,刚一相遇便向那渺渺乐音一般,在云上相知。直忘却了这世俗的贵贱。只有平等的人格,才铸就了这段纯粹的友谊,才让灵魂最真诚的交流。
人格的平等,建立在尊重之上。即要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体现了传统社会中人们为了保全人格的平等宁愿挨饿,也不接受嗟来之食,哪怕危及自己的生命。也正是伯牙对人格的尊重,才留下“千古知音”的传说,留下了心灵交往中最动人的一曲。在交往之中,我们首先要怀着尊重的情感;有了尊重,才有平等的交流,才可以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体会每个人带给自己的感动,相知相惜,完善自己。
平等的社会往往可以塑造平等的人格,而只有平等的人格才会形成一个平等的社会。而这一切平等的追求,都是建立在修身之上的。我们不应再抱怨差距,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跨上更高的平等的台阶。让我们,从今天起,怀着尊重的态度看世界,秉着平等的心与人交往。我们的内心将处处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像司马光所说的:“平而后清,清而后明”的和谐大同,清明太平的盛世,也就真正的到来了。
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篇5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所有人都感叹着。苍劲的风无情的拍击着光秃秃的树叶,发出“啪啪”的声音。
我开始依恋学校,不再渴望家的温暖。随着弟弟的到来,原本可以独享的苹果变成了平分,甚至只剩下一点点;弟弟的小小哭声就会引起父母对我不尽职的责怪。久而久之,我于父母之间架起了一道坚固的寒冰,我感觉自己在家中的待遇越来越不公平,父母的偏心使我变的不爱说话,因为我害怕自己的愤怒爆发出来。
星期六的一个上午,母亲笑着对我说:“咱们去县城。”我看着窗外狂风怒吼,我们就走在了凄凉的路上,寒风骤起,掀起了我们的衣服和头发,来到候车点时我看见母亲的两鬓,众多黑发中夹杂着几根银白发,这不是月亮的光辉,而是银发,我顿时想起了母亲劳累的身影,为了这个家,为了我和弟弟而辛勤劳动的身影。
我现在才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比母亲明显的高出了很多,狂风怒吼,汽车奔驰如疾,掀起了一阵狂风,母亲旋即把我拉到了人行道的里侧,而她却站在了外侧,这个动作是这样的熟悉,从小到大,我在里侧的位置何曾走过,只是当时太小,不懂的发现而已。
汽车缓缓驶入车站,车还没停稳,我就着急的下车,母亲见状也挤了出来,于是没踩稳滑了一下,我下意识的抓住了母亲的手,母亲也是自然的搂住了我。这手,是那么的粗糙,伴我夹杂着生活的艰辛;这身体,是那么的温暖,就像对我的爱。
到现在我才明白,父母对我和弟弟的爱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父母就像一座天平秤,而我和弟弟,分别坐在左右两侧,天平永远平衡,我们一家人永远相爱。
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篇6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这是一句极精明的话,它的精明在于它的透彻。人类的确是如此,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都高贵,以为改造自然就是可以随意侵害动物,砍伐植物,毁坏自然的和谐与安宁。这是属于人类的专制,残忍。
在人类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要求得到平等的待遇,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在人类内部,大家都是同类,得到平等的权利是合情合理的。那么,自然中的其他生灵呢?当我们把目光放的更广一些,在大自然中,人类与其他物类不都是一种生命吗?本源不也一样吗?生命不该是平等的吗?
每个人都要求自己的生命得到尊重,得到应有的保障,谁又知道,动物就没有同样的想法呢?动物生存的权利也是神圣不容侵犯的啊,这是世界本是为我们和它们共同创造的。
当我接近小鸟,与它同在一个小小的空间时,我感到从未体会过的愉悦,我想我的心和它的心也是这样贴近着,也为靠近对方而感动着颤抖。这短时刻的相依,我体会到人与动物是相互信任,相互吸引,但,这信任与吸引在淡淡散去了,在人类无礼的践踏中散去了。
《藏羚羊的跪拜》讲述了一只藏羚羊为保护腹中已成形的孩子而向猎人跪拜乞求获生的故事。当看到藏羚羊跪在猎人面前,流下两行热泪这些语句时,我想那泪光折射出了母爱伟大,更流露出了生命的庄严、悲凄。动物也有尊严,它们同样不会随意出卖灵魂,在我看来,藏羚羊的跪拜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控诉,是对人类良知的谴责!
生命是平等。人类不能随自己的需要而肆意残害动物,不能轻视它们的生命!人类的智慧必须包含善良,博爱,否则那将是最可笑的愚蠢!
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今的社会在追求平等,过去的社会也在追求平等,好像从古代到今天,每个社会都在追求平等。而平等又像个太阳让我们看到光明顶希望,却永远触及不到。
追求男女平等,而今呢?真的真正上的平等了吗?那就不会听到丢弃的女婴在严寒中哭泣。“男女平等”四个简单的字,却可拯救无数条女婴的生命。如果现在社会上真正男女平等了,那就说明人们的思想已经被重新更换,就像树一样,既然长满了蛀虫,就应该连根拔起,重新栽种上新的树苗,并根深蒂固。可是,更换思想怎么会那么容易呢?人们的思想已被一代代的封建思想侵蚀了。所以我们新的一代,不被腐化的一代要拯救那一个个幼小的生灵。高举“男女平等”的旗帜,就算永远追不上,也要像愚公移山一样持之以恒,因为我们要追求平等。
人从生下来就是平等的,不管你是出生在贫困家庭还是富裕家庭,一样拥有相同的平等人权,承担着相同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可是总有有一些人不这样认为,他们凭借着自己钱多权大,就我行我素,好像世界上他们就是主宰,贫穷的人就应该为他们服务,就应该做他们的奴隶。这就违背了我们所追求的平等。不管你财多物富与否,不管你位高权重与否,身为公民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这不仅是国家法律所规定,也应该是每个懂得平等的人所追求的。上帝让我们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间时,就赋予了我们相同的权利,给了我们亲情、友情、健康、快乐——但同时也让我们承担了相同的义务,那就是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美好、平等的社会。
时常听到有人抱怨说:“上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让我碰上了?”事实上,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因为社会上的各种因素而导致让你觉得上天的不公。而恰恰相反,上天让你在磨练中成长了一些,明白了一些人情世故。所以我们不要埋怨上天,只是人类永远的贪婪和无穷的,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中的不平等。而我们要做的只有摆在自己的心态,平等对待生活,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也许他们同你有一样的遭遇。
关于教育平等演讲稿篇8
有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原来平等待人也是一件那么值得去学习的事,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呢?总是以貌取人,以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成绩来对待这个人,就连有些“大人”们也是这样,它们看不起那些长的“丑”的人,看不起那些成绩差得人,总是把那些自称为“不好”的人不放在眼里……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平等对待,而不是冷落……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长的“丑”成绩不好那也不是他们的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而是茫然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建议去做好每一件事,当他们渐渐懂事时,因为人们对他们的冷落和嘲笑和看不起,他们也一次一次被击垮下去,他们已经无法自拔了,因为我们的自私,而造成他们的悲惨境遇……因为我们的不平等的对待,因为他的内心无法再次修复,被父母打骂,被同学的看不起,被老现怪责,被朋友的冷漠……如果是个人那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伤心,有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只要对身边的人平等的像自己的朋友、知己一样对待,那我想可能像那些乞丐、无孤的人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送一份关爱,献一片爱心,那么我的生活将是更加的精彩的,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歧视,没有潮笑,也没有自私的大同、和谐的社会一样大家一起和谐的生活……
是啊!我想我们应该像“世外桃源”的人们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人,无论是好还是坏,是丑还是美,平等,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平等的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没有潮笑、没有自私、更没有歧视……那才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对待他人,让别人也那样的尊重自己,平等的对待自己和每一个人……
童年的梦想很多,很多,在遥远的天边,等待我们去采撷。我们却被阻拦在路上。等到挥别了童年时代,才恍然大悟。
阻拦我们的,正是平时被誉为“辛勤的园丁”、“伟大的蚕”、“默默的红烛”、“无私的奉献者”的老师。这样的说法不是无事扯淡,而是我在离别母校之前,发自肺腑的声音!不信请看------
第一幕:“笨蛋!又不及格!”老师在怒吼,大地仿佛都在颤抖;我们听得心惊肉跳,不禁有了惊肉跳,不禁有了后悔来上学的想法。听,“我告诉你,等我当上了教授,你就能及格。”
我听了这样的话,心好酸,差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啊,老师怎么能因为他们成绩不好而责备呢?接下来的话令我仿佛在寒天中又吃了一块冰:“因为我当不了教授,所以也教不好你!”我好难过,教书是老师的天职啊,学生成绩不好,应该怪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好,是老师的失职,怎么能硬生生往学生头上扣“笨蛋”的帽子呢?再说了,他们这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已经很努力了,应该给予鼓励才对,老师却还在骂他们。
第二幕:“过来,过来!”老师又在指挥我们排练六一儿童节那天的演出了。说实在的,我真是讨厌死了这“文艺汇演”,演员演得也不好,让我们在太阳底下坐一上午,老师却在阴凉地歇着,这是儿童节还是教师节啊?!有演出的时间,我还不如多学点知识呢,再加上排练的时间,看99本书都绰绰有余。
第三幕:“说!为什么要违反学校规定?”老师又在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人了,那个本来有理的同学被骂得哭起来,只因为犯了错的学生是老师最宠爱的人。我不禁为那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同学抱不平。在开学典礼上,老师们一起“发誓”要待人平等,实质上呢?我想老师心中那杆“秤”也许是“黑秤”吧。
许多许多的不满,我一时间想起好多好多。正是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扼杀着我们的想像力、情商和智商,同时在幼小心灵中,对幼年这可怕的印象也是不可磨灭的。
都说老师无私奉献,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奉献”的背后是那份丰厚的薪水呢?有没有想过在那张堂堂正正的脸后面是那待人不平等的心?
面对“平等”这个词,我心里好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