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演讲稿15篇
粮食跟水一样,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每天工作、学习的动力之源。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世界粮食日演讲稿(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1)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朗朗上口的古诗同学们必定早就熟背于心了吧!尽管咱们都知道这是一首节省粮食的小诗,但是同学们你们平常节省过粮食吗?节省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千百年后的今日,又有多少人真实做到了节省粮食呢?
因为近年来人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节省”这两字现已逐渐被人们给淡忘了。我国人口很多,占国际人口的一半,依据前年的查询,我国人口已高达15亿人,如此很多的人口我国的耕地面积却只占国际的百分之七。越来越多的地步正被很多的高楼大厦所替代。跟着农人伯伯能播种的地越来越少,我国的`粮食产量正在逐年减产。但是“节省粮食”的观念却没有得到人们的注重。就拿校园吃午饭来举例吧,我发现每次吃完饭后,一些回家把沒吃完的米饭随手丢掉了,还有一些同学盛汤时十分不注意,常常把汤洒在外面。食堂每天倒掉的饭菜不可胜数,久而久之这得形成多大的糟蹋啊!
节省粮食,从点滴开端。期望咱们从自己开端,从身边人开端,节省粮食,人人有责。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2)
亲爱的同学们:
一日三餐离不开餐厅,餐厅是大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营造清洁舒适的就餐环境,不仅关系着每位同学的生活,而且直接体现了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形象。文明之风吹拂校园,讲文明、树新风是我们每一个文萃娃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食堂是我们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营造清洁舒适的就餐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1、文明用餐要求每个同学要有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文明用餐要求我们做到"班级要整队到餐厅就餐,不拥挤、不喧哗;严格遵守就餐纪律,按时就餐,在指定餐位用餐,不得擅自调换餐位,不敲盘、不喧闹;吃饭时不谈笑,不交头接耳,不得敲打盘碗;吃完饭要把垃圾带出去,安静地走出餐厅。"
2、文明用餐要求每个同学要有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意识。
吃饭就一定要爱惜粮食。尽管同学们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得滚瓜烂熟,可真正上了饭桌,浪费粮食、挑食的学生每天都有。文明用餐其中最突出的一条要求就是:不挑食,不浪费,把餐盘内饭菜吃干净。希望同学们挑食、浪费的现象一天天减少,餐厅的剩饭剩菜也越来越少,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
3、文明用餐要求每个同学要有良好卫生习惯。
我们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不随地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餐桌旁应该是最好的`课堂。倘若每个同学吃完饭还能保持自己脸上、手上、身上,桌面、地面的干净,那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孩子。所以就餐时要做到三净:不挑食,不浪费,把餐盘内饭菜吃干净;把吃下的骨、壳之类的剩物,装入盘内,保持桌面干净;不洒落饭粒、菜汤,保持餐厅地面干净。吃完饭将餐巾纸带出餐厅。"
文明用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播种的是一种习惯,收获的是一种品格"。让我们为共同营造一个文明有序的用餐环境而努力,争做文萃小绅士。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3)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全世界人口约有70亿,可是却有8亿人正在挨饿。为此,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它呼吁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也在逐年增产增收,但人均粮食占有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主要依靠进口,而边远、贫困﹑受灾地区则要靠国家救济。可见粮食是多么的宝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是我们儿时就会背诵的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曾萦绕心头的古训。告诉了我们勤俭节约才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却比比皆是,有的同学挑食,把不喜欢的饭菜倒掉,有的同学不管自己能否吃掉,随便乱买零食。就餐时剩饭剩菜,在餐馆铺张浪费乱点菜谱等等这些都是浪费现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所有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这样浪费,那么,这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损失。
为此,我建议:“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做个文明的好学生,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节约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希望那些浪费现象不再发生。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4)
大家好!我是初二(1)班的何__,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可能在上幼儿园时就能脱口而出的诗句。但是,在我们身边,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存在。
就比如在我们的校园里,有的同学不想吃或是不喜欢吃学校食堂的饭菜,以至于没吃几口就倒掉了,部分同学要倒掉1/2饭菜,倒掉1/3饭菜的同学就更多了。我有时走过食堂,看到食堂的叔叔们把成袋的剩菜剩饭丢进垃圾桶,实在令人感到可惜和心痛!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假如我校2000多名学生每人每天浪费一两米饭,那么一天就浪费200斤,一个学期下来就浪费20000多斤,也就是10吨粮食,如果再算上蔬菜、肉类,那就是更庞大的数字了。现在,同学们还觉得节约粮食没有必要吗?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的“传家宝”。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小时候可是经历过饥荒的,常常是吃了这顿没下顿,有时只能以南瓜,红薯做主食,就算这样也常常饿肚子。后来,是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技术,才逐步解决了我国的粮食问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我们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可不能忘记了先辈们过的那些苦日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一口号永远都不会过时。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我们要坚决反对,坚决抵制。在校就餐时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看到浪费现象要勇于制止,尽量减少浪费;如果真的胃口小,可以在开动前先把饭菜分一些给食量较大的同学;在家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不要觉得很丢人;要做节约粮食的宣传员,让家人、亲戚、朋友都参与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行动中来。
同学们,勤俭节约是美德,是品质,是责任!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行动中来,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合格中学生!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5)
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生活在丰富的物质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乐无忧的生活和学习。在这个优越的环境里,我们不能淡忘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品质。当米粒还是一粒种子时,勤劳的农民们顶着烈日为它浇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这时候一年的光阴也悄然而逝,精心的烹饪才变成了我们面前美味的盘中餐。
可是有许多同学在食堂把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了,把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掉……当我们肆意将盘中餐变成残渣时,有谁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有谁想过用米粒堆积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饥?当我们将仅剩一口的食物丢弃时,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啊,有谁想过战争及自然灾害中难民们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当我们在将吃不下的食物当作垃圾投进垃圾桶时,有谁想到四海无闲田,农夫忧饿死的事实呢?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又有谁曾想过这些食物来之不易呢?
周恩来总理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米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上一粒米,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嘴里,即便是盘子里剩的菜汤也要用开水冲一冲喝掉。但是如今,看看我们学校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着满桌好菜漫不经心地挑挑拣拣时,想一想,全世界仍有10亿多人食不果腹,每年有超过500万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当我们埋怨饭菜不可口、随意倾倒吃剩的饭菜时,想一想,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吃不饱饭,上不起学!
因此,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国家有特别重大意义。为了切切实实地把节约粮食落到实处,我们倡议:
1、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
2、珍惜粮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坚持杜绝浪费行为。
3、不偏食,不挑食。
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八礼四仪中的餐饮之礼就是要求我们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素质、更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做起吧!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6)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三(12)班的黄__,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传承中华美德》。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列宁曾说过:粮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如果我们没有粮食,那么什么事都将做不成。要知道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耕地面积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珍惜粮食的话,那么迟早有一天将会坐吃山空。
我们必须珍惜粮食,粮食是珍贵的;我们应杜绝餐饮浪费,浪费是可耻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他们的困境在于因粮食的不足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反观我们现在的条件,衣食无忧,根本没有吃不饱这类问题的担忧。所以请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口粮,这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民的劳作给予我们的,我们应心怀感恩,切不能浪费。
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歌颂的美德。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应将这种优良美德传承下来。
那么我们应如何践行珍惜勤俭呢?首先,学校中午的午饭实行“光盘行动”,尽量做到不浪费。不要因自己不喜欢吃某样食物就一口也不碰,在现在这样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下,不间断地学习了一上午之后我们应该摄取足够的能量来支撑下午的学习。其次,当我们在外点餐的时候应做到量力而行,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道理,吃多少拿多少,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的发生。
在此,我呼吁大家一起珍惜粮食,俭以养德。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7)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守住“粮”心,不负“食”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人历来重视“俭以养德”的品行修养。近日,制止餐饮浪费成为热门话题。20_年8月,“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心痛!”
回望历史,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厉行节俭,积攒起新中国日益厚实的家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但粮食安全问题向来不容忽视,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指出与日益增加的饥饿相对应的,则是粮食浪费—一全球性难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餐饮浪费不是私事,也不是小事,事关国家和世界粮食安全。每人浪费一点,就会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压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如今,在各大视频平台都不乏食量远远超过普遍大众的“大胃王”。20_年8月13日,央视新闻在一档《餐饮浪费如何制止?》的新闻节目中批评了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食量大没有错,但在镜头前暴饮暴食,镜头外呕吐不止,这既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也是对观众的欺骗,更是对食物的极大浪费。之前的新闻中就曾经报道,有主播直播喝酒猝死,还有主播因为长期暴饮暴食导致的身体机能受损而去世。可以说,当吃播博主被“撑死”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目前“舌尖上的节约”已成热潮,各餐饮协会发起倡议,餐饮企业张贴标语、海报,鼓励节约节俭,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学校、社区、网络平台都积极加强引导……争做“光盘族”,点菜适量、剩餐打包等文明用餐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良性的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社会氛围正在全民参与下日趋浓烈,文明用餐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可“节约粮食”是最不该沦为形式主义的事。目前,制止餐饮浪费已成为社会共识,各地针对宴会、聚餐等出现的铺张浪费纷纷“出招”。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有的“招数”似乎越来越“跑偏”。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严厉的惩戒机制”来整治浪费问题,尽管大家对“节约粮食”有认同,但对这严厉态度非常不满。在倡导和宣传中需要一种务实的态度。与其执着研究几人点几菜,不如关注造成浪费的原因。
时代在发展,观念有更新。然而,变化中亦有不变。变的是生活水平,不变的是生活美德;变的是消费能力,不变的是消费理智;变的是生活方式,不变的是文明素养。“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应是我们砥砺奋进的一种精神气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学们!让节约意识成为我们文明餐饮的“风向标”吧,让“舌尖上的节约”深入我们人心吧!
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8)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三千年史载,不外乎金戈铁马帝王家;九万里悟道,方知勤俭节约为发展之基。从先人的“路有冻死骨”到我们现在的讲究营养均衡,中国人的饭桌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叹之余,大家也要将“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牢记心中,让你我共同携手,诵节俭之诗,歌节俭之章。
节约粮食,发扬民族品德。
古有汉朝文帝、景帝勤俭治国,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今有面对新冠疫情、东非蝗灾、极端天气等叠加灾难,地球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中共中央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今人痛心!”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这就是粮食的重要性。“节约粮食”的观念从古至今早已在中华民族的扉页上烙上了印迹。
节约粮食,凸显社会风气。
近日,许多大胃王吃播因“浪费粮食”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行业中“假吃”“催吐”种种现象也陆续被扒出。央视新闻也表示:“袁隆平爷爷让咱吃饱,没让咱糟践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人民不会挨饿,但社会、国家都提倡节俭之风,高度重视“浪费粮食”等现象,更是在20_年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河南某中学为减少学生浪费粮食,在每次就餐后都对学生的剩菜进行称重,人均超过2两则会进行通报。这一措施实施后,食堂工作人品都反映浪费减少了许多。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在提倡节俭之风,人们都在践行:“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节约粮食,展现个人修养。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同时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一人挨饿。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少年,“节约粮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更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个人身上不可推卸的责任。也许我们少倒掉一碗饭,世界上就能少一人挨饿。
节约粮食无小事,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学校,吃多少打多少,避免剩菜剩饭;在家里,提醒家长吃多少做多少,不铺张浪费;在餐馆,吃不完的饭菜尽量打包,减少浪费。
节约粮食最光荣,浪费粮食最可耻。愿你我躬身力行,共同携手,诵节俭之诗,歌节俭之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9)
敬爱老师,亲爱同学:
早上好!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__年10月16日是世界第__个粮食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但是,你们知道吗?小餐桌,却显示着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重要体现,它不仅关系着每位同学生活,而且直接体现了一个人良好整体形象。
你想拥有一个舒适清洁就餐环境吗?你想塑造一个高尚文明自身形象吗?你想为校风文明建设贡献自身力量吗?那就用文明演绎自己生活,用实际行动来积极响应吧!
一、进餐厅
1、下课铃响先洗手,然后在教室外集合,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2、各班应由任课老师或正副班主任带领下进餐厅就餐。
3、队伍按规定路线行进,不奔跑不推挤,不说笑,上下楼梯靠右行,别班队伍交汇时自觉谦让,听从护导老师安排。
二、进餐
1、在护导老师指引下有序进入餐厅,进餐厅后服从餐厅内护导老师指挥下,依次在指定窗口安静有序地领餐。
2、领餐后慢慢行走到指定餐桌就餐,不私自调换位置。
3、用餐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也不要让匙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4、不要用匙筷翻腾饭菜,不要挑出自己不吃食物佐料。
5、用餐时,不要让食物粘在匙筷上。
6、用餐时,不能咽骨头或鱼刺,避开旁人包在纸上扔到垃圾桶。
7、用餐咳嗽或打喷嚏时,把脸移开后用手或手帕捂着嘴,以免失礼。
8、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别人统一步调。
9、自觉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费好习惯,以保证均衡营养,身体健康成长。
10、如果不小心打翻饭菜,应自觉清理干净。
11、饭汤不够吃,自觉有序排队添加,端放小心。
12、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等长辈放下汤匙筷子以后再放下。
13、用餐后,时清理餐桌,轻轻起身,小心端盘,以防把汤汁洒到别人身上;对准残饭桶倒掉吃剩饭菜,以防洒在外面;轻轻将餐盆勺子汤盆摆放整齐放在指定地方。
三、出餐厅
1、用餐完毕,漱口洗手后自觉回到餐桌就坐,听到护导老师命令再起身排队。
2、队伍整齐后,再在护导老师或班干部带领下轻声慢步离开餐厅。
3、不将食物带出餐厅边走边吃水果允许在教室吃,但果皮等不乱扔。
文明就餐环境需要广大师生食堂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请大家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播种是一种习惯,收获是一种品格”。让我们争做一个文明用餐扬帆娃吧!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1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珍惜粮食,应该从我们自身去做起,无论如何,浪费粮食都是不好的行为,同时我们也是要去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粮食,我想同学们都是曾经读过悯农的古诗,也是知道我们的粮食来之有多么的不容易。
粮食问题,其实一直都是困扰的世界的,如果有看新闻,也是知道其实还有很多的人是每一天都是无法吃饱的,甚至有饿死的情况发生,但是我们在学校在家里,每一天都是不会饿肚子,甚至还会吃的很好,甚至到在想今天又吃什么会好一点,而这些粮食的得到,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虽然而今科技发达了,很多的作物都是可以机械的.耕种,但是依旧还有很多的粮食是需要我们人工去做的,美丽的梯田很美丽,可是梯田里面的稻子都是农民亲手去种的,很多的地方机器根本派不上用场,平时我们打扫卫生都是在说着辛苦,可知粮食的种植更是不易的。同学们,我们要去珍惜,要懂得粮食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宝贵。但我们也是可以看到,无论是学校或者在社会总是会有一些浪费粮食的事情发生,这些我们不应该去做,甚至还需要发现这些问题要去制止的。
食堂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学吃到一半就不吃了,或者觉得不合自己的口味,就这一顿饭浪费了,在平时的时候吃的零食,饮料也是吃一半就扔掉,这些都是在浪费着粮食的而没有去珍惜,不仅仅是大米,其实很多的食物都是不容易获取的,而我们也是要懂得去珍惜这些劳动成果,去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理解,节约的粮食对于国家,对于那些平时都吃不饱的人,其实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节约珍惜的每一粒粮食如果用在这些地方,也是可以让更多的人有饭吃,能吃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我们在浪费着粮食,但是世界上依旧有些人是饿死的,我们要去懂得珍惜,而且这珍惜也不是口头来说说就够了,而是需要我们去拿出实际的一个行动,去从自己做起,食堂打饭的时候,能吃多少就打多少,平时吃零食也是要懂得,自己能吃多少,就多少,而不是还去浪费。
只要我们都是行动起来,面对浪费说不,看到别人浪费的行为去制止,我想我们的粮食也是可以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去让社会少一些人挨饿,让世界更好的。谢谢!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11)
尊敬老师亲爱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题目是珍惜粮食,养成节约好习惯。
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说是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用辛勤汗水换来。同学们一定见过农民伯伯在田里辛苦种地情景,太阳热辣辣,农民伯伯衣服都被浸湿了。多辛苦啊!当稻子变成一颗颗白白胖胖米粒,食堂阿姨还要认真地烹饪,才能变成我们餐盘里热腾腾米饭。多不容易啊!少先队员应该珍惜粮食,珍惜别人劳动成果。
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虽然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可是你知道吗?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3亿人口嘴加在一起,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真是一张大嘴。要让这样一张大嘴吃饱饭,可是件不容易事。全世界还有很多人因为吃不饱饭而饿死人,其实有很多跟你们一样天真可爱孩子。我们可以做就是从自己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有人推测,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全国每天可节约33000公斤大米。同学们,当你想浪费粮食时候,请你多想想那些忍饥挨饿人,想想辛勤劳动农民伯伯厨师师傅们!
每天在食堂就餐,总会看到一些同学有很多剩饭剩菜。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些建议
1.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不倒剩饭剩菜。
2.看到别人浪费现象,主动地制止,减少浪费。你身边伙伴能做到吗?互相监督,比一比,谁是节约粮食好孩子。
3.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后果。让所有人都加入到节约粮食行列中来。
4.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要带回家。
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变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习惯。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12)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公益广告。两人在餐厅里吃饭,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好菜,两人边吃边聊。走出餐厅后,桌上还留下了三分之一的食物。随后呈现了一个盘子,左面有食物,右边没有食物。下面呈现一排字:人类在餐桌上糟蹋的粮食是2亿人一年的口粮。
看完我不由想起了一件事。在一个节日里,郴州的亲人来到了安仁,舅爷爷请客,带我先来到了“洞庭人家”点餐。舅爷爷若有所思,指了指菜谱“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菜摆上来了,满满的一桌子菜,香味直钻进我的鼻子里,我垂涎欲滴。客人来了,咱们开动了,有说有笑地,把酒饮欢……
不一会儿吃饱了,咱们脸上洋溢着满意的浅笑。买单脱离时我瞅了一眼饭桌,菜盘子里还剩了许多菜,饮料瓶还有一大半饮料在里面。看着这些,我觉得很惋惜,我扯了扯妈妈的衣角,问:“为什么不打包呢?”“不必!”妈妈一挥手说道,然后就将我拉走了。
在餐桌上糟蹋的粮食可供2亿人一年的口粮。2亿人,一年,多么震动的数字!可见人类是怎么糟踏粮食的!国际是上还有多少人因为穷吃不上饭,可咱们仍是这样糟蹋食物,真是羞愧!
节省粮食,从我做起,刻不容缓!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1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大家都会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可有多少人真正去想过,我们所吃的饭菜经过了多少辛苦的劳动,流下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
随着时代的发展,没饭吃、吃不饱饭的事已成了遥远的故事,那是爷爷和父亲的故事了。对我们而言,吃饭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然而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却也增加了:宾馆、饭店里,许多高档饭菜被倒进下水道;垃圾桶、废品袋中,躺着整个的面包、整盒的饼干……也许有同学觉得这些与己无关,那么,躺在学校食堂地面或桌面上的白米饭又是谁的“杰作”,吃了几口的馒头又是谁扔的?也许有同学会想,这些饭菜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我想怎样处置就怎样处置,与他人何干?我们先扪心自问,父母赚钱容易吗?钱里面可有父母的心血和爱,我们倒掉的就是父母的心血和爱啊!
听听,那些正饱受着饥饿之苦的难民们的痛苦呻吟;看看,那些为了儿女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挥锄头洒汗水的农民父母们;想想,不知生活艰辛的我们随意乱倒饭菜能问心无愧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生活在没有饥饿威胁的今天,我们是幸福的。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现实绝对不容乐观!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奢靡浪费之风,从自身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创建“节约型校园”,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14)
或许,饥饿这个词对于我们已经有些遥远。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事情,还有谁会在意粮食由来,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粮食。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一方面,全世界人口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部分地区粮食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浪费粮食行为屡见不鲜,农民劳动成果得不到珍惜。
我们古代教育家孔子给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在老百姓心中是多么重要。只是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了许多不珍惜粮食现象。学校里,学生就餐时馒头四处横飞,雪白米饭撒满地面……不知是应把这里看作是没有硝烟战场,还是应想象成没有寒冷雪原。
有些人对于这些言论或许多少还有些嗤之以鼻,认为是危言耸听,自己只是浪费一些粮食,为何要受到如斯沉重指责。那么,让我们来算笔账吧。据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35000个,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30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可养活40000人;若以平均亩产1080公斤计,等于每年开发无形良田12000亩!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袁隆平是中国骄傲,也是世界骄傲;袁隆平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世界。我们应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利用科技手段,开发粮食新品种,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征程中,我们更要关注农业,农村农民,要倍加珍惜粮食来之不易,因为,在每粒粮食中,都浸满了农民伯伯挥汗如雨辛勤耕耘!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义务,而不是说你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精选篇15)
同学们,每年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国家将“世界粮食日”所在一周定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它是根据我们国家国情确定。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22%,就是世界平均每四个人当中旧有一个中国人。而我国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人口多耕地少,吃饭就成为我国第一大问题。也许有同学肯定会说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这里一日三餐讲究搭配,讲究营养价值,鸡鸭鱼肉已是平常人家家常菜。但是只要你们去查一查资料,多看一些新闻媒介,你们就会知道,在我国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原因,还有许多人在饿肚子,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大孩子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何谈读书上学呢?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十三亿人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广场——_广场还要大。
也许有同学认为,节约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节约2186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3500多灾民吃10年,可以给1080多名学生吃60年,所以节约粮食有特别重大意义。
但是,在我们同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浪费粮食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每天早上在咱们校门口垃圾箱内,有许多同学把吃剩馒头油条面包丢在里面;在学校吃饭同学,也经常把大碗大碗饭菜倒在泔水桶内,这实在令人心痛。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粉粮食,足够6000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浪费啊!
我想在座每一位同学都会背古诗《锄禾》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可以从这首古诗中可以看出粮食珍贵。据统计,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多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心血汗水。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还不足350公斤,刚才我说了还有少数盆困地区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而且我国耕地面积仍在逐渐减少,人口都在不断增加,严峻现实告诉我们,中国还是一个缺粮国家,粮食是不能浪费。
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新一代,要继承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在“节粮宣传周”里,在以后每一天,要开展爱粮惜粮,节约粮食宣传活动,要求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