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期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认定期内能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法律上也规定了,单位在工伤期间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经济补偿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工伤认定期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供大家参考!
工伤认定期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认定期间不能解除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工伤认定及赔偿什么时候可以到账
工伤赔偿款两个月内多久到账。通常工伤赔偿会在工伤待遇递交审核之后两个月内到账,工伤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治疗费、康复费、住院期间伙食费、以及相应等级的津贴。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第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根据第六条规定提出的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催告通知,要求其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并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告知其如在规定期限内不按时足额支付的,工伤保险基金在按照规定先行支付后,取得要求其偿还的权利。
工伤认定书需要涵盖哪些内容
工伤认定书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基本信息;是否参保;社会保障卡号;事故发生时间或者职业病诊断时间;是否认定为工伤;其他。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工伤认定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工伤认定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2.《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3.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4.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5.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6.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交通事故的);
7.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8.受伤员工委托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属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公司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多长时间
公司申请工伤认定需要的时间是30日内。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