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

| 滔祥

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怎么做?出勤情况,包括上下班、迟到、早退、病假、婚假、丧假、公休、工作时间、加班情况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

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

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篇1)

第一条:本公司所有员工、管理人员上下班,悉依本制度执行。

第二条:本公司所有员工、管理人员都应按作息时间之规定准时上下班。

第三条:迟到、早退、旷职按下列办法处理:

迟到

上班迟到5-15分钟,予以5元/次的处罚;15分钟至30分钟内的,予以10元/次处罚;超过30分钟后的,以扣发当日薪资的处罚:

早退的一律予以扣发当日薪资的处罚:

旷职的予以扣发三日薪资的处罚;连续旷职三天或一个月内累计3天的.,均以自动离职论处。

第四条:上下班打卡及外出公差、私事,均应严守秩序,规定如下:

上下班同时打卡超过三人时,必须排队依次进行,如有争抢、插队等扰乱秩序的行为,经监督人员指出后,仍不改正的,视情形予以20-50元/次的处罚。

无论何种班次,上班者不得打了上班卡后私自外出或办理私事,如有违者,按早退论处。

下班者应先打卡后外出,如有违者,即按早退论处。

下班时间到后,方得停止工作,不得提前下班等候打卡,如有违者,即按早退论处,所属主管人员负连带的责任。

上下班打卡均由本人亲自操作,严禁代人或托人打卡,如有违者,责任双方均按旷职半日论处。

没有上班、加班而打虚假卡的,按旷职一日论处。

遇停电或卡机故障,未能正常打卡时,应在两天内交由所属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交人事部,过时不予受理,如违规签卡,责任双方均按旷职半日论处。

漏打补签每月不得超过三次,每超过一次按上班迟到15分钟内论处;漏打未签的,每次按上班迟到30分钟内论处。如因公事外出末打卡的需填写补卡申请条。

工作时间内,因事外出或提前下班的,须持有效请假单或外出放行条,保安方可放行。如有违者,按早退或旷职论处。

个人请事假需提前申请,由部门主管和人事部审批后方算生效,非特殊情况下所有事后请假一律作旷工论处。

第五条:本制度条款如有与目前制度相抵触的,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六条:本制度由各部门负责人与相关人员配合行政人事部监督落实执行。

第七条: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制度享有最终解释权。

第八条:呈总经理核准后生效。

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篇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省、市、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幼儿园教职工上班期间疫情防 控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置”,切实维护教职工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幼儿园制定了《__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教职工上下班管理制度》,此制度适用于幼儿园每位教职工,具体内容如下:

1. 上下班要求

(1) 全体教职工开园一个月内上全天班,集中人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 上下班实行钉钉(或门禁卡刷卡)考勤,每日打卡 2 次,未打卡、迟到、早退一律纳入月考核。

(3) 全体教职工每日上班、下班 2 次接受体温检测、身体健康状况询问并登记在个人身体健康状态登记档案上,专人(门卫及行政值班)在传达室督查每位教职工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园工作并进行考勤打卡,凡有发热及咳嗽等症状的,不得进入工作场所,居家医学观察或就医诊治,上报当日值班园领导。

(4) 全体教职工上、下班途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戴一次性手套, 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 健康监测及报告

(1)疫情期间,保健医生协助行政部门对所有教职工建立“一人一档”身体健康状态登记制度,同时要做好因病缺岗人员追踪,每日及时掌握健康状况, 做到日报告、零报告,由医务室、行政值班领导负责双向检查、督导、反馈。

3. 防疫及卫生消毒

(1) 全体教职工在教学、办公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员近距离接触。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 4 小时,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指定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 15-30 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 20 秒。

(2) 非食堂送餐人员不允许乘坐餐梯,如有特殊情况需乘坐,要向当日值班园领导申请并获得批准,乘坐电梯时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保持距离,如乘坐时触摸过电梯部件(如按钮或扶手等),出电梯后应尽快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

(3) 疫情期间,教职工不聚众聊天,不串班,不串办公室,不进行集体活动;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 1 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对场地、办公用品进行消毒;其他工作尽量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沟通,多采用无纸化办公。

(4) 每日按要求进行卫生消毒工作,室内停止减少使用空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重点加强门卫、食堂人员、教师的防疫工作及食堂、公共区域、集体宿舍区的卫生消毒工作,由办公室、医务室、当日值班园领导负责三向检查、督导、反馈。

4.教职工日常防控要求

1. 上班途中防控要求

(1)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

(2)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

2. 入园前防控要求

(1)进入幼儿园前佩戴口罩,在大门口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并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双手,体温正常可入园工作。

(2)若有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3. 入园后工作防控要求

(1)佩戴口罩,与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2)根据岗位需求不同,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工勤人员进入幼儿园后要求换鞋,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按要求对户外和室内进行清洁和消毒;清洁厕所、垃圾桶和呕吐物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手套使用后立即丢弃,最后用 75%的酒精消毒双手;一次性橡胶手套分区域使用,同时做好标识,污染后随时进行清洗和消毒,不得跨区域混用,以免交叉感染。

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前要求更衣室换鞋,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 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接着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双手。清洗、切配食材和分餐时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分功能使用,同时做好标识,污染后随时进行清洗和消毒,不得跨功能混用,以免交叉感染。

保健医生晨检时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一切与幼儿的身体密切接触, 如有接触用 75%酒精擦拭消毒手套,晨检结束后及时脱掉手套,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接着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双手。进入班级和食堂检查工作,与幼儿和教师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教师进入教室前要求换鞋;接触幼儿前后均须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处理幼儿大小便或呕吐物时须佩戴一次性手套,最后用 75%的酒精消毒双手。组织幼儿进行进餐和点心环节前后教师须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按要求进行餐桌餐具的清洁消毒,佩戴围裙和一次性手套。

行政教辅人员尽可能以电话、QQ 群、微信群等网络方式联系办公,没有特殊情况和工作需求,尽量减少不同办公室的教职工互相串办公 室。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须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3) 原则上不举行园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大型会议等活动,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确需开会、集会时与会人员均须佩戴口罩,合理控制时 间。会议结束后及时对会议室的地面、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4) 工作期间若有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应第一时间电话告知部门主管领导和保健医生,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4.入园后进餐防控要求

(1) 就餐前后均须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2) 不聚集在一起就餐,就餐期间避免面对面就餐和谈话交流同时缩短就餐时间。

5. 离园前防控要求

(1) 离园前须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2) 在大门口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并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双手后方可离园。

(3) 若有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6. 下班后防控要求

(1)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下班。

(2)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

(3) 按时下班,可以带回家的工作尽量带回家处理,如写教案,备课等,在家期间合理利用室内空间积极锻炼身体。尽量少出门,如需外出,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减少在外逗留时间。

(4) 回家途中上下电梯时用纸巾代替手去按按钮,进门后 75%酒精擦拭消毒双手后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备注:正确处理废旧口罩,摘口罩前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摘下后统一丢弃在幼儿园大门口的“口罩回收专用桶”,垃圾桶每天消毒两次。

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篇3)

为加强公司员工劳动纪律,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秩序,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特制定本制度。

1、适应范围

本规定适应公司全体员工

2、考勤方法及考勤效用

2、1公司员工凭厂卡在上、下班规定时光内进行打卡,公司相关部门经过考勤系统进行相关数据收集。

2、2保安、实习生经过考勤钟进行打卡。

2、3考勤与工资挂钩,考勤与全勤奖挂钩,考勤与年终奖挂钩。

3、员工考勤标准、纪律

3、1日常考勤

3、1、1公司员工每日正常工作时光为:

班次一:上午8:00至12:00;午时1:30至5:30、

班次二:上午7:45至11:45;午时13:15至17:15、

其它特殊部门工作时光见附表—、二—《员工班次设定表》《员工打卡时光设定表》。

3、1、2正常情景下员工每周一至周五为工作时光。特殊情景下因生产需要的部门会安排周六加班,周日休息。

3、1、3员工正常上、下班内不得迟到、早退,未在正常规定班次时光内上班的,按迟到计算,未按正常时光下班的按早退计算。

3、1、4迟到或早退的员工,当月迟到或早退时数累积超过15分钟的,不计所有迟到或早退时数内工资(计时员工按每小时基本工资核算,计件员工按基本工资为450元进行计算),并取消当月全勤奖。

3、1、5正常上、下班时光内未经请假不上班的按旷工处理,计时员工不计旷工时数内工资,旷工员工取消当月全勤奖;连续旷工3天(含3天)以上者,按自动离职处理,自动离职不计发当时所有未发放工资及全勤奖。

3、1、6当月各类事假累计时光4小时以上(不含4小时)的,不计全勤奖;当月病假1天以上(不含1天)的,不计全勤奖。

3、1、7员工必须按公司规定时光段、在规定打卡机处进行打卡,不得代人打卡、托人打卡、不得未上班偷打卡。代人打卡、托人打卡者取消当月全勤奖,并执行相应行政处理;未上班偷打卡按旷工计算,不计当月全勤奖。

3、1、8未打卡员工必须在1天之内到人力资源部签卡,不按时签卡者,财务部及人力资源部有权不受理核算其当天工资。

3、1、9员工每月可签卡两次,签卡3次(含3次)以上的,取消当月全勤奖,因公事(含出差不到1天的)和请假员工签卡除外。

3、2出差考勤

3、2、1员工出差1天(含1天)以上的,出差之前均应填写《出差审批表》,主管以下人员出差由部门经理审批,经理出差由总经理审批,审批后《出差审批表》交由人力资源部考勤。特殊情景需延长或缩短出差时光的,回公司后24小时内,必须到人力资源部补办延长工缩短出差手续,即按《出差审核表》填写“实际出差时光”,并再由部门经理或总经理再次审批。

3、2、2无特殊情景不按出差程序审批的,按缺勤处理。

3、3请假考勤

3、3、1请假员工需填写请假单或供给相关证明文件,并经相关人员审批后,方可交人力资源部考勤。

3、3、2有工具、厂服等物资的员工,请长假前需将相关工具、厂服等交指导工(班长)或相关负责人,并由指导工(班长)或相关负责人在请假单签名处签名确认,人力资源部依此办理手续。

3、3、3请假7天(含7天)以上人员视同长假人员。长假人员需到人力资源部办理长假手续,即递交厂证、并做相关登记。未上交厂证或未配合做好相关登记人员,视同旷工处理。

3、3、4长假到期员工,需在回厂后24小时内到人力资源部销假;请长假提前回厂未及时销假的,以实际假单日期处理;请长假推迟假期未在回厂后24小时内销假的,延长的时光视同旷工处理。

3、4加班考勤

3、4、1加班人员须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并经相关人员审批,交人力资源部考勤,加班时光内按规定时光段打卡;未上交经相关人员审批后的《加班申请表》,或未打卡的,均不予核算加班工资。

3、5保安、实习生考勤

3、5、1保安员考勤经过考勤钟进行,每月底人力资源部汇总,并供给给财务部,并依此核算工资。

3、5、2实习生考勤经过考勤钟进行,新来实习生到人力资源部实施登记后,考勤经过西门保安处考勤钟进行考勤。

4、请假、加班程序及假期标准

4、1请假手续办理

4、1、1请假前由员工本人填写《请假条》,写明请假年月日,小时假需写清具体时光段,并交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考勤负责人负责在请假单上标明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工伤假等类别。

4、1、2请年假前先到人力资源部查询应享受年假天数,再由请假人填写《年假申请》,写明请假年月日,交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交人力资源部考勤。

4、1、3请病假需供给镇级以上公立医院证明;婚假需供给结婚证明;计划内生育产假需供给准生证明、出生证明,无准生证明视同事假处理;丧假需供给死亡证明。

4、2请假审批权限

4、2、1经理级人员请假由总经理审批。

4、2、2主管(助理主管)级人员请假由部门经理审批。

4、2、3指导工(班长)级人员请假由部门主管、经理审批。

4、2、4普通员工请假1天(含1天)以下的,由指导工(班长)、主管(助理主管)审批,1天以上的由指导工(班长)、主管(助理主管)、经理审批。

4、3加班手续办理

4、3、1加班人员须填写《加班申请表》,经部门主管或经理审批后交人力资源部,人力

资源部对加班审批程序进行监督确认。

4、3、2人力资源部负责对不按正常审批程序加班的人员,进行抽查了解,并将异常情景供给给财务部,财务部依此作为工资核算依据。

4、4各类假期标准期限

4、4、1产假标准期限:90天

4、4、2婚假标准期限:3天

4、4、3年假标准期限:工作满1年享受6天年假;工作满3年享受10天年假;工作满5年享受14天年假。年假必须在当年休完,当年未休完的一律作废,不可累计至第二年休。

4、4、4丧假期限:1至3天丧假界定范围: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享有丧假。

4、4、5工伤假(工伤医疗期):按工伤管理制度执行

4、5国家法定假标准

元旦1天

春节3天

劳动节3天

国庆节3天

5、请假、法定假、加班工资计发标准

5、1请病、事假人员请假期间内不计发工资。

5、2请产假、婚假、年假、丧假人员请假期间内,属计件人员的按当地最低保障工资标准计发;属定薪人员的按月度基本工资计发,工作天数均按26天标准核算;工伤假按工伤管理相关制度执行。

5、3加班工资计发标准

5、3、1管理人员、写字楼文职人员,周日加班计算加班费;计件人员加班均计加班补贴。

5、3、2计时员工加班,按基本工资作为基数,换算成每小时平均工资,工作天数按26天进行计算,实际加班时数乘以平均小时工资即为加班工资。

5、3、3计件员工加班除计算计件工资外,并按每加班一小时补一元加班补贴规律进行加班补贴计算。

6、部门职责

6、1人力资源部职责

6、1、1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考勤统计,包括日常考勤、出差考勤、加班考勤、各类假期考勤的相关资料统计,并将相关数据供给给财务。

6、1、2人力资源部负责各部门加班申请的`审批程序的监督管理。

6、1、3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请假审批程序的监督管理。

6、1、4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员工按规定进行考勤;负责对违反考勤纪律员工进行处理。

6、1、5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员工考勤纪律的宣传及监督执行。

6、2财务部职责

6、2、1财务部负责依据人力资源部供给的考勤统计资料核算工资。

6、2、2财务部负责凭人力资源部供给的员工加班审批表、出差申报表对照人事系统打卡情景进行贴合性审核,并依此进行工资核算。

6、3其它各部门职责

6、3、1各部门负责配合人力资源部监督本部门员工按规定考勤,对违反考勤纪律员工上报人力资源部处理。

6、3、2各部门负责配合人力资源部对员工做好相关考勤纪律或制度的宣传。

7、员工违反以上考勤纪律,均可依实际情景进行通报批评、警告、辞退等行政处分。

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篇4)

一、员工应做到

1、自觉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知识,并有接受单位组织安全培训教育的义务。

2、驾驶机动车上下班的,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无证驾驶机动车不得驶入厂区。

3、驾驶摩托车上下班(进、出厂)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行驶,骑电动车上下班提倡戴安全帽。

4、驾车人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要驾驶安全设施不全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

5、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

6、按规定停放车辆,驾驶员离开车辆时应对车辆采取制动措施,并确认停车安全,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7、因公出差人员或外派(驻外)人员,身处异地,更要加强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避免意外交通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8、上下班途中或因公外出期间受到机动车伤害后,除了应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外,要保护好事发现场,并迅速拨打“122”电话报警。报警要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况和造成的后果。

9、因事故受伤就医时应向医务人员讲清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并保管好所有的就医证明材料。

二、单位应做到

1、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信息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知识。

2、单位的大门口显要位置应设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语或安全警示标志。

3、安全保卫人员应经常性地对员工驾车进、出厂戴安全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权责令其纠正、并处罚。要掌握驾驶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上下班的职工情况。

4、厂区内各类车辆应限低速行驶,并定点停放,停车棚(库)设置安全提示牌。

5、鼓励职工乘座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有条件的单位应配备客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离厂区较远的三班制作业人员,单位应为其提供夜间休息场所。

6、厂(矿)区内租赁、外包、外协的铲车、挖机等特种车辆必须证照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不符合要求的,有权责令其整改或责令其停止作业。

7、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员工在市区因公外出时,必须到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条件许可时企业应为其派车。上班时间严禁擅自离厂,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日常上下班管理办法(篇5)

公司最近接连发生两起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避免或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特对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做出以下管理规定,望各部门、车间、班组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1、公司所有员工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自觉学习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必须系好安全带,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

3、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上下班为了自身安全建议正确戴好头盔按既定回家路线行驶。

4、驾车人上路行驶前,应当对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安全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保证车辆制动装置的完好。自觉控制行车速度,要求:汽车行驶速度控制在每小时60公里以下,摩托车行驶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以下,电动车行驶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下。

5、驾车人上下班回家既定途中如果受到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伤害后,应迅速拨打“110”电话报警求救,并及时电话报告公司负责人或公司安全员。

6、所有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一律执行“靠右行驶”的原则,严禁逆向行驶。

7、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请勿搭乘无营运资质的车辆或摩托车上下班。

8、上班时间严禁擅自离厂办理私事,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如果发生意外,后果自负。

9、员工不遵守以上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后果自负。

10、如未能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交通意外事故,造成他人受到伤害的,后果自负。

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