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

| 业鸿

林占熺被称为“世界菌草之父”,在林占熺和团队的努力下,菌草技术让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精选篇1)

林占熺1943年12月出生在于红土地闽西龙岩连城林坊镇的一个小村庄,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在报考大学时,林占熺选择了农业院校,希望用知识的力量改变农村面貌,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20世纪70年代,食用菌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因为过度砍伐木材做培养基,与生态平衡形成了突出矛盾。“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生态不可持续,我们应该走出新路子来。”林占熺在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工作时就提出“以草代木”培养菌菇,减少对森林的消耗,但在当时被认为是异想天开。

1983年,林占熺着手“以草代木”的研究,他率领研究团队利用闽西一些野生草本植物进行研究,从芒萁开始,在3万多种草本植物中筛选培育,最终在1986年研究出了“以草代木”培育食用菌,诞生出“菌草学”这门新兴学科。“当时就像发现新大陆,今后发展菌业,再也不用砍树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林占熺仍难掩兴奋。

林占熺数十年如一日,全心投入到菌草技术的科研当中。最近这十来年,为寻求菌草技术创新突破,林占熺和团队仍然扎根在大江南北、荒漠戈壁、田间地头,从事菌草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目前,林占熺团队已筛选出可用49种菌草栽培的54种食药用菌,这颗“幸福草”越长越旺盛。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精选篇2)

希望的种子

1943年12月,林占熺出生在福建连城一个贫困的村庄,在经济困难时期,林占熺看到同乡的人们缺少粮食,只能用芒萁等野草掺进面粉米糠里充饥,坚定了他学习科学技术、改善农民生活的愿望。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全部选择了农业院校,最终,他被福建农学院录取。

1968年,林占熺毕业了。3年后,他被调到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从事食用菌研发和生产。后来,林占熺又被调回母校福建农学院从事行政工作,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也是在同一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椴木栽培香菇的技术,食用菌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与致富一起来的,还有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福建长汀县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当地贫困状况十分严峻,能够种香菇的树都被砍光了。

1983年初春,林占熺随同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长汀,本来以为就是一趟“例行公差”,没想到他的人生从此改变。

一把小草

在长汀,林占熺看到了“悬河”。因为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这里的“悬河”比两边耕地高出近两米,就像一条沙石筑成的渡槽,横亘在林占熺的眼前。与“悬河”相伴而生的,是流域两岸“耕地沙化、生态恶化、生活贫化”。

1985年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5%。最为严重的地区,山光岭秃,草木不存,夏天阳光直射下,地表温度可达76摄氏度,人称“火焰山”。砍树种香菇还没有让长汀人民富起来,水土流失却先加剧了当地的贫穷。

林占熺忧心忡忡,他思索着,如何一箭双雕把救穷与修复生态一起解决。回想起儿时用芒萁和面烙饼吃的经历,再加上曾在真菌研究所工作的经历,林占熺不禁想到,可否“以草代木”,用芒萁替代树木栽培香菇。

这趟闽西之行,改变了林占熺的人生方向。回到单位后,他辞去了福建农学院的行政工作,回到研究所开始专心研究“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不过,这项工作一开始就面临了“五无一有”的窘境:无现成经验可借鉴;无“正式研发单位”可申请立项;无可供研发的实验室;无研发资金与设备;无足够的研发时间。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奇思妙想。林占熺后来回忆:“记得是借5万元建的实验室,相当于当年一家人月收入的500倍,把家人和朋友都吓着了,也把自己逼到墙角了。”

总之,硬着头皮也要上。没有实验设备,他自己寻找最简易的“替代物”:用饲料粉碎机将选中的芒萁粉碎作为培养基;从废弃的自行车上取下钢线,磨光后作为接种针;从其他实验室借来了20支玻璃试管,用于培育菌种……3年后,1986年的一个深夜,第一朵用芒萁培育出来的香菇在试验瓶里破土绽放,一扇全新的大门被开启了。

一箭多雕

此后,林占熺带领团队进行标准化的系统选育:根据太阳能利用率、内生固氮菌、根系、生长速度、植株情况,以及营养、抗逆性等一系列标准来选择植物。目前,筛选、培育出来的菌草植物多达45种,可以满足55种食药用菌的栽培需求。一门新的学科——菌草技术也就此诞生,林占熺被称为“菌草之父”。

菌草技术的成功发明,减少了木材砍伐量,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仅“以草代木”栽培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少砍树200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林占熺团队还在长汀进行了试验,发现菌草在护坡固堤、保持水土方面,也显现出独特的优越性。1997年起,他的团队开始在宁夏彭阳县的荒漠地上试种菌草,为治理黄河做准备。现在,菌草更多地被运用到生物质能源——发电造纸,以及新材料开发等领域。

1988年,林占熺赴福建尤溪推广菌草技术。他几乎踏遍了尤溪的所有村落,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林占熺免费举办了120多期菌草技术短期培训班,尤溪的农户们也十分积极,参加听课的人数近2万。林占熺曾这样回忆那段时光:“有时候晚上就睡在肥料仓库,虫往身上爬,我就用羊毛衣把脖子裹起来。肥料味道还很熏人,但是听到农民积极性高,整个晚上都是粉碎菌草的声音,我听得心里很舒服。”到1995年,选择“以草代木”种菇的农民从最开始的27户增加到4236户,遍及14个乡镇112个村,当年完成584.3万袋菌,农民纯收入达到899万元,户均增收2122元。

菌草技术成了反贫困的“奇兵”,林占熺的声名很快传到了国外。1993年,一位美国农场主在广州专利会上找到林占熺,表示愿意以一个月8000美元的工资邀请他到美国发展,这份工资是林占熺当时工资的1000多倍。要知道,为了发展菌草技术,林占熺欠下了数万元债务,但他依旧选择留在国内,在他心中,帮助万千农民脱贫致富,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林占熺拒绝了邀请,继续将他的菌草技术带到中华大地更深处。

幸福草

1996年9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作出了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新部署,其中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1997年4月,福建宁夏对口扶贫协作会决定将菌草技术列为帮扶宁夏项目,菌草技术延伸到了宁夏。林占熺和助手带着6箱草种来到宁夏,他们首先在彭阳开展菌草技术示范推广。

当时的彭阳县,不仅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气候条件也与福建截然不同,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林占熺团队选取当地的废弃窑洞发展“窑洞种菇”,并且利用彭阳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劳动力充足、海拔高且气候干燥等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错开福建主产区的出菇季节,生产反季节菇类的想法。

在林占熺团队的带领下,菇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一位张姓农户50平方米的蘑菇收入比以前27亩小麦的收入还多,“福建菌草”在宁夏成功扎根。

此后,菌草技术又被列为福建智力援疆、对口帮扶重庆三峡库区、科技援藏项目,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市区,为成千上万农民增加了收入,林占熺也先后获得“全国扶贫状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等。

走出国门

1992年,菌草技术开始走出国门,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1996年,林占熺团队远赴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在东高地省推广菌草技术。当时,当地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阶段,困难重重。林占熺团队没有退却,他们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使菌草落地生根。由于长期过劳,在推广菌草技术的途中,林占熺心脏病复发,心脏停搏了十几秒,几度昏迷。驻地附近没有正规医院,一时找不到医生,他认为“伸手就能摸到墓门砖了”,可醒来后交代的第一件事还是关于菌草基地的建设项目。后来,团队利用当地野生菌草栽培出了各种食用菌。

截至2019年底,林占熺团队已将菌草技术推广至106个国家,菌草中心举办了202期国际培训班,培训学员7951名,在13个国家建起了菌草技术培训示范中心和基地。

家人的付出

在推广菌草技术的路上,林占熺经受了很多磨难。他的爱人说他是“特殊的一块钢”,即使生病也不肯躺下休息。每次出差回来,行李中最多的也是与草有关的东西。

1989年,林占熺乘坐长途客车回福州,半路上客车忽然失控翻滚下山沟,他被摔断了两根肋骨,当场不省人事。术后,医生要求他起码在医院疗养、观察7天,但一想到“自己的时间就是农民兄弟的金钱”,他待了4天后就赶紧出院,忍着剧痛又跑到尤溪县。

林占熺的家人也为他的菌草技术付出很多。20世纪90年代,为了让贫困山区的人们尽早掌握菌草技术,林占熺把刚刚研究生毕业,分配到省农办研究室的弟弟林占华拉进了团队。正当菌草技术如火如荼推广的时候,噩耗传来,弟弟林占华在安溪县指导菌草栽培时遇到锅炉爆炸,不幸身亡。

林占熺的父亲强忍悲痛安慰他:“过去旧社会,你们兄弟六个人都可能因为抓壮丁死在战场上,就把弟弟当作在战场上牺牲了。”林占熺打起精神:“我不能因为弟弟的不幸停止我的工作,相反,我要做得更好,才对得起为菌草事业献出生命的弟弟。”

在林占熺的菌草事业受到重大打击之时,林占熺最小的弟弟林占森加入了他的研究团队,二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发展中国家,多年春节未能与家人团聚。大女儿林冬梅放弃在新加坡的优厚待遇,回国加入父亲的团队,负责照顾其衣食住行。二女婿辞去了科技公司的高薪工作,连续八年奋战在内蒙古阿拉善防风固沙最前线。种植菌草,造福人类,已经成为一家人的共同理想。

沙漠变绿洲

如今,古稀之年的林占熺依旧奋战在一线。在帮助农民们脱贫致富后,他对菌草事业寄托了更远大的目标:种下“黄河千里菌草生态屏障”,让黄河水早日变清。他痴迷于寻觅各种草种,终于在国外发现了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新草种:其根系长约9米,零下温度可以越冬,唯一的弱点就是繁殖能力较差。林占熺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这一草种带回国并培育成功。

2013年4月,林占熺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种植菌草固沙防沙的研究。这片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八大沙漠之一、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也是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林占熺团队让贫瘠黄色的荒漠上“长”出了绿洲,固住了流沙。

林占熺并没有停止脚步,依旧为推广、改进菌草技术奔波。他的行动正表明了他一生所求:“今生今世能做一件对人民有益的事,我满足了。我愿为菌草献出我的一生。”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精选篇3)

“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饭碗里”

“从小父亲就一直对我们晚辈说,要把农民的事情当大事。”如今已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林冬梅说。

作为家中长女,林冬梅自小就参与父亲林占熺的科研……“严格说来,我的第一份科研工作,就是每天傍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天气预报,然后把各县市的气温记录下来,作为父亲研究食用菌种植的参考数据。”林冬梅回忆说,“小时候,父亲总是早上四五点就起来工作,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休息,他说工作马虎不得,能多干点就多干点。”

令林冬梅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每次出差,总把行李箱塞得满满的,“里面没有衣服,都是各种仪器和资料;回来的时候,装满了各种优良野草。”在父亲的影响下,林冬梅从小树立了“当一名科学家”的理想。

在父亲的支持下,2004年,林冬梅也开始研究菌草技术。前些年,林占熺开始带着女儿,把目光放在了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上,目标为“种下黄河千里菌草生态屏障”。

“菌草不仅能以草代木培养菌菇,在防风固沙、土壤增肥方面也有着突出的成效。”林占熺说。在气候恶劣的乌兰布和沙漠,团队种下的菌草在7次“死而复生”之后,终于在沙漠“长”出了绿洲。2017年,来自多所院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对菌草成长后改善沙地微生物及相关成分做了研究监测,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增加了58.97%。

“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构筑黄河生态屏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饭碗里。”林占熺说。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精选篇4)

“要让世界都知道,菌草是中国的骄傲”

菌草技术的成功研发,让林占熺与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8年,林占熺到福建三明尤溪县推广菌草技术,120多期的菌草技术培训班、近2万学员,让菌草技术迅速在尤溪县广泛传开。后来,选择“以草代木”种菌类的农民从最开始的27户增加到4236户。菌草技术,一举成名!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开展,也让菌草技术跨越山海,走向全国。1997年4月,福建宁夏对口扶贫协作会决定将菌草技术列为帮扶宁夏项目;此后,菌草技术在宁夏落地生根。

从那时起,林占熺带着6箱菌草,开启长达20多年的菌草扶贫之路。大西北干旱少雨,戈壁滩极其干涸,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更好地保存水分、保证温度,林占熺创造性地提出“窑洞种菇”的新方法,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做培养基,生产反季节菌菇,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

1998年,林占熺团队来到闽宁村。“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我们不仅包教包会,还帮忙包销。”在林占熺团队的推动下,闽宁村的菌菇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内各地。此后,林占熺还先后承担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如今,菌草技术已在31个省份的506个县推广应用。

菌草技术成功后,引发了国际关注。1995年,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将菌草技术列为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培训项目;1996年,林占熺携带菌草技术首次出海,赴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推广获得成功。在斐济,菌草技术被誉为“岛国农业的新希望”;在莱索托,短时间即可收回成本;2017年,菌草技术被列为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

2000年5月,巴新东高地省代表团访问福建,双方签署友好省协议和《福建省援助东高地省发展菌草、旱稻生产技术项目协议书》。经过两地20多年的共同努力,林占熺团队和当地民众创下了3个纪录:巨菌草产量最高达853吨/公顷,农户旱稻产量达8.5吨/公顷,旱稻宿根法栽培创造了1次播种连续收割13次的纪录,使巴新摆脱了对进口大米的依赖。

“我的梦想就是点草成金造福更多人,也要让世界都知道,菌草是中国的骄傲。”林占熺说。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精选篇5)

“我是农民的孩子,干农业是应该的”

1943年出生的林占熺,打小生活在龙岩连城。地处闽西,山高路远,家中困难,小时候时常饿肚子,“看到长辈们用芒萁等野草掺进面粉米糠里充饥,就懂得粮食实在是太珍贵了。我是农民的孩子,干农业是应该的。”学农,在林占熺的心中扎下了根;后来在报考大学时,林占熺的志愿表中,填写的都是农业院校。

1968年,25岁的林占熺从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毕业;3年后,他被分配到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研究食用菌的培植和生产。

上世纪70年代,食用菌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因为需要过度砍伐木材做培养基,与生态平衡形成了突出矛盾。

1983年,林占熺随同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龙岩长汀县,这里的情景让他触目惊心——“悬河”高出两边耕地一两米,四周山丘荒秃、耕地沙化,一派凄凉,“那真的是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当时我们就提出,能不能用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林占熺唏嘘不已……

从长汀归来,40岁的林占熺辞去行政职务,开始专心研究“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没有实验场所,林占熺向学校工程队借来5万元建实验室,“这相当于一家人月收入的500倍,万一实验失败了,恐怕一辈子也还不起了。”语气停顿,林占熺又补充说:“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定要干成!”

此后的3年,林占熺前后奔走:没有菌种接种针,就把家里的自行车拆了,将钢线磨光来代替;没有粉碎机,借用学校农场的饲料粉碎机,把野草芒萁粉碎了做培养基……终于,1986年,第一朵用芒萁培育出来的香菇,在试验瓶里破土绽放。

此后,林占熺带领团队进行标准化的系统选育:根据太阳能利用率、内生固氮菌、根系、生长速度、植株情况,以及营养、抗逆性等一系列标准来选择植物。筛选、培育出来的菌草植物多达45种,可以满足55种食药用菌的栽培需求。从此,菌草技术诞生。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精选篇6)

林占熺:1943年生,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菌草技术发明人,长期从事菌草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教学;现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是扶贫剧《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

6月28日,福建省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授牌仪式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技术成果发布会在福州举行。发布会上,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见图,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供图)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介绍了多项菌草研究最新成果……

今年4月,《林占熺与中国菌草》一书首发,生动记录了林占熺及其团队几十年锲而不舍开展科技攻关的故事。当下,这位年近八旬的老教授仍然在为菌草事业四处奔走……郁郁葱葱的“野草”、富民增收的菌菇,两者在林占熺的努力下,持续发生着奇妙的连接。

“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先进事迹介绍(精选篇7)

林占熺,出生在闽西山区一个贫寒的家庭。1968年从福建农学院农学系毕业以后,林占熺希望能用学到的农业知识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上世纪70年代,椴木栽培香菇技术引进到国内,闽西地区是最早一批种植香菇的地方。然而,由于大量消耗木材,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菌林矛盾”越来越突出。

1983年,林占熺开始“以草代木”技术的研究,大胆尝试用草来栽培食用菌。然而,由于没有参考资料和仪器设备,研究并不顺利,林占熺还因此欠下5万多元的债务。经过三年的摸索,实验室的培养基里终于长出第一朵香菇。

一朵小小的香菇预示着一门新兴学科——菌草学的诞生。当时,一位美国农场主希望买断菌草种植技术,高新聘请他们夫妇俩,但林占熺却把菌草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农民。

1997年,福建和宁夏结成帮扶对子,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林占熺和工作队员携带6箱菌草草种直奔宁夏西海固。然而,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恶劣,有些群众甚至连食用菌都没见过,菌草种植推广并不容易,林占熺尽量简化技术,让当地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07年,宁夏已经有1.75万个农户参与菌草生产,每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

在林占熺的办公室,摆放着一个特殊的地球仪,密密麻麻的106颗绿色标记,代表着106个推广菌草种植的国家和地区。

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外,一排排3米多高的绿草生机勃勃。三十多年来,林占熺和团队累计选育菌草品种49个。

在林占熺眼中,这些菌草的价值已经不单单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是要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角色,让沙漠变成广袤的绿洲。尽管即将步入耄耋之年,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林占熺依然奔波忙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137858